胎动变化是孕妇了解胎儿安危的客观指标,通过胎动计数可初步判断胎儿在宫内的安危。但是很多准妈妈们并不清楚胎动计数的正确方法。下面我们来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自计胎动。
正常情况下,妊娠20周左右孕妇便感觉到有胎动,20周后胎动次数逐渐增多,到28~32周时达高峰,32周后又逐渐减少,过期妊娠(孕42周后)胎动次数减少更为明显。胎动变化规律具有“生物钟”的现象,在一天之内胎动次数有变化,上午8~12时胎动均匀,以后逐渐减少,下午2~3时减至最少,晚上8~11时又增加至最多。当宫内缺氧或应用镇静药时,胎动次数减少或消失。
胎动计数的方法是:从怀孕7个月(孕28周)至临产为止,由孕妇自己数胎动的次数。每日早、中、晚各记胎动次数1次,每次记1小时。将早、中、晚3次记录的胎动次数相加,再乘以4,就等于12小时的胎动次数。
胎动次数在12小时内一般为30次,这说明胎儿在子宫内的情况良好。如果次数为20次或12小时内的胎动次数比原来减少50%,说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的现象,应立即就诊,不能等待胎动消失才到医院检查。胎动消失说明胎儿在子宫内严重缺氧,很快就会死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辨别异常胎动:如果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则为异常;少于10次,则表明胎儿有危险,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胎动频繁,或无间歇地躁动,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是胎儿在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异常胎动是因病理情况和功能障碍,如脐带绕颈较紧、胎盘功能障碍,或孕妇不正常用药及外界的不良刺激等,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当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胎儿便出现异常的胎动,不仅表现在次数上,而且还体现在性质上,如强列的、持续不停的推扭样的胎动或踢动,甚或是微弱的胎动,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异常胎动,应及时就诊。
孕晚期准妈妈自计胎动简单、方便、经济、有效,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的一种重要监测方法。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保障母婴安全。
(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