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吴戈、 黎小明报道:“大溪村是省定重点贫困村。以前,这里基础设施落后,交通闭塞,人居环境差,贫困人口多,主要经济来源靠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均年纯收入不足1100 元。检察院工作组进村后带领我们奔富路……”日前,笔者来到通城县四庄乡大溪村采访时,该村村支书金育斌乐呵呵地说。
2013年来,通城县检察院帮扶工作组进驻该村开展对口精准扶贫。3年中,在该院倾力帮扶下,该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地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全村贫困人口批量减少。至2015年底,该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256 户930人减少到188户691人,贫困户数与人数分别减少26.5 %和25.7%。
为找准精准扶贫路子,该院党组一班人反复下基层调研,根据大溪村山土肥沃、物种繁多、水源丰富等特色,该院制定了“夯实基础、发展产业、扶持技术、用足政策、靠山脱贫”的扶贫工作总体思路,同时要求各结对帮扶干警因人而异、一户一策做好规划,精准扶贫。据统计,该院班子成员及干警先后入村调查问需基层群众900余人次,发放回收问卷调查表200余份。
该院着眼长远,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带领村民新修水泥公路14.6公里,整修库塘8 座,库塘扩容168立方米,开通了互联网、移动电话和有线电视,完成了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实现了全村用电全覆盖。
今年来,该院着重增强驻点村“造血功能”,协助该村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养鱼专业合作社”和“养蜂专业合作社”,先后组织农户种植桂花、香樟、紫薇等名贵苗木600余亩,建中药材基地50余亩,养鱼800余亩水面,养蜂200余箱。多次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助村民学习技术、提高产量、确保品质。据相关部门估计,该村今年户平增收在1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