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荆楚行”记者走进黄冈,访红安、看麻城、寻黄梅、探蕲春,体验黄冈红与绿的魅力。
“红色”,是黄冈鲜明的底色。在这片被无数仁人志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黄冈人始终保持一颗奋发向上的红心,谱写了一曲曲舍我其谁的红色壮歌。
“绿色”,则是大别山腹地黄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色调。涵养绿色生态、营造绿色环境、发展绿色经济,绿色黄冈正在成为“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新的主战场。
先行先试 不胜不休
红土地上的坚守与创新
作为全国着名的大别山革命老区,黄冈坚持把红色作为核心品牌来打造,先后投入12亿元,新建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投资14亿元修通了458公里、贯穿七个县市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惠及沿线23个乡镇230万群众。
11月20日,记者在红安县革命烈士陵园和七里坪镇长胜街看到,前来瞻仰革命烈士、感受红色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连续7年,黄冈市的旅游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的幅度都在20%以上,仅600米长的长胜街今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
黄冈不仅是将军的摇篮和红色革命理想信念的诞生地,也是文化科技教育人才的发源地和聚集地: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等先贤大师家喻户晓;苏东坡在此成就艺术巅峰,佛教禅宗文化在此发祥,黄梅戏源于此地;黄冈中学及黄冈秘卷,影响了几代人;仅蕲春蕲州镇东长街这条五百米长的街道,就走出了108名博士……
新时期,黄冈人依旧保持着一颗奋发向上的红心:面对国家振兴大别山革命老区、生态建设和扶贫攻坚战略、“四个大别山”建设机遇,黄冈人民发扬“万众一心,紧跟党走,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黄冈老区精神,擂响了“强工兴城,强农兴文”发展战略的强劲鼓点。
转型发展 创新发展
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
若论绿色资源,黄冈得天独厚。如何把绿色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黄冈牢固树立“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扬绿色资源之长,把好绿色关口,加快提档升级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