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6日 星期
新城社区的“女汉子”
记者 徐世聪 通讯员 宋兰芬 沈默 谢宏波

  社区名片:

  新城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辖竹林、向阳等7个小区,常住人口2.69万人。该社区有党员234人,9个社区干部清一色是女性,被人亲切地称作“女汉子”。

  在这群“女汉子”的操持下,社区先后获评国家示范社区、全省百佳社区、省和谐社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6月29日,通山县新城社区主任吴玉烛带着社区干部陈再芬、谢宝娟又一次赶到马鞍小区,就小区居民和某企业巷道争路纠纷一事上门协调。

  “当初小区居民在你单位旁修路经过,你也没出钱出力,如今,你们办公房重新装修,必然要经过小区的巷道,理应补偿村民。”吴玉烛劝说企业负责人。

  随后,她赶到居民代表谢某家,温言相劝:“眼下他们已经把办公房做好了,要他们拆掉还路,也伤财费力;如果他们能出钱补偿,大家也不要斗气……”

  为了调解这一纠纷,吴玉烛等3人已经连续5次上门做工作,双方原本剑拔弩张的关系缓和了下来。谢某感慨地说:“你们不辞辛劳地奔走,真是我们的娘家人,这件事我们一定和平解决。”

  新城是通山城关镇面积最大的社区,处于新城区改革交汇的中心,面临着土地功能划分、农民洗脚进城等诸多问题。9个社区女干部清一色的女同志,年龄最大47岁,最小的只有25岁。在纷繁复杂的社区事务中,她们不畏难不叫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女汉子”。

  洋都村是城中村,村里有老年人时常抱怨,没有固定的休闲娱乐场所。此事传到社区“女汉子”耳中,社区干部林海英领着姐妹们上跑部门,下联村居,经过半年的筹备,去年6月,一座几层的老年活动中心拔地而起。场所建起来后,这群“女汉子”们又风风火火来到镇直单位“化缘”,请求他们支援桌椅板凳。

  下棋打牌、唱山歌、打山鼓、跳广场舞……如今,这座老年活动中心成了洋都村和附近几个小区中老年人的乐园。

  社区退休居民袁修钦,妻子夏珍静因意外摔倒瘫痪了10年,3个儿女或读书或打工,靠低保度日。袁修钦白天服侍病榻中的妻子,晚上出去开麻木赚钱,艰难度日。社区女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组织小区的热心志愿者每隔一月就上他家里,给夏珍静洗衣梳头,帮忙种菜做家务。现在夏珍静逢人就夸,社区女干部就像自己的亲闺女一样。

  为贫困户联系解决廉租房,为残疾居民联系政府救助,为爱好文艺的居民争取活动场所和设备……如今,这群“女汉子”是社区居民最值得信赖的娘家人。

  记者手记:

  有部电视剧主题曲这样唱:“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工作做得怎么样?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新城社区的“女汉子”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社区居民身上,为解决居民生活困难而奔走劳碌,真正践行了群众路线,值得点赞。

2015年7月6日 星期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