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日,《复仇者联盟2》全球热映。虽然是由漫画改编的科幻电影,但是超级英雄团队使用的许多科技都已经或者正在现实中运用,超级英雄离我们也似乎并不那么遥远。
“奥创”VS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不可能被一个大脑垄断
剧透:钢铁侠托尼·史塔克创造了一个终极版的人工智能“奥创”,希望能代替超级英雄维护世界和平,哪知“奥创”一出生就“性格叛逆”,认为要让世界和平就必须消灭人类。
人类制造的机器人的目标却是消灭人类?这似乎是科技进步和人类开的玩笑。
霍金曾多次表示,人类创造智能机器的努力威胁自身生存,“开发彻底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它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人工智能计算机可能在接下来的100年之内就将人类取而代之。”他说,“未来是一场不断增长的科技力量与人类使用科技的智慧之间的斗争。”
不过,其他科学家并非都对人工智能持如此悲观的看法。美国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表示,他预测到2029年,计算机的推理能力将超人类,人工智能也会有情感。在库兹韦尔看来,未来世界不会出现人工智能由一个统一的“大脑”控制情况,从而避免电影中所出现的人工智能被垄断的情况。
钢铁盔甲VS机械外骨骼
机械铠甲主要与“病魔”作战
剧透:钢铁盔甲的更新换代是每一次漫威电影中的亮点,在《复仇者联盟2》中,专门为了与绿巨人打架而设计的反浩克盔甲登场。机械外骨骼一直是近期科幻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概念之一。
让人类变得更强大,是外骨骼的最大特点。不过科幻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但类似的机械外骨骼已在战场、帮助残障人士和高危工作等方面发挥起作用。
美国军工巨头洛特希德公司研发的“人类负重外骨骼(HULC)”系统就是一种,这种金属骨架可大幅度增加士兵负重能力。通过提供外力来满足士兵对机动性和支撑性需要的机器人技术装备,能让佩戴者轻松抬起75千克重物,其最大负重量可达90.7千克。
对于残障人士,同样有类似的科技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轮椅,重新行走。NASA和佛罗里达州人机认知机器研究机构(IHMC)共同研发X1外骨骼系统即是如此。宇航员可以通过该装置在腿部关节设置的阻力,在失重环境中进行锻炼,防止骨骼和肌肉受损。X1的另一个新用途——瘫痪人士穿上它后可以自行站立,甚至行走。
自动驾驶VS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给司机更多选择
剧透:“复仇者”们毫无悬念地消灭反派奥创后,眼尖的观众们会发现,“土豪”托尼按了车钥匙,和普通人的车钥匙功能不一样的是,“哔哔”两声之后,豪车缓缓驶来,而驾驶座没有司机。
这种可能在夜里“吓坏”车库保安的无人驾驶技术实际上已存在一段时间。该技术的普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驾驶环境。无人驾驶简单说是通过无数传感雷达识别来完成。现阶段实现的无人驾驶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完成的。
美国的多家汽车制造商都参与其中,一些科技公司也开始试水。最近英国也启动了无人驾驶测试,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开始对此项目的评估。
日前,一些制造商开发的无人驾驶卡车已获得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官方行驶许可证,并已进行了全球首次无人驾驶大型卡车的正式上路测试。测试场是一个模拟城镇建设,各个路口都安置了大量摄像头、感应器来收集信息数据。换句话说,目前来看,现实路况无人驾驶技术还较难驾驭,路口复杂、行人众多,再遇上风雨交加,无人驾驶就“蒙了”。
无人驾驶车辆可通过探测系统先进的雷达和摄像头技术敏感探测车前的行人,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做出反应,全力自动刹车技术便会促使系统自动全力刹车。技术专家柯尔林认为,现阶段开发的自动驾驶的终极目的,并非要取代驾驶者,而是给予驾驶者更多的选择。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