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汀泗桥位于咸宁市西南郊,她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通往武汉的军事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系闻名遐迩的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纪念地。现列为咸宁市对外开放旅游点。说起汀泗桥,还有一个动人传说。
传说在唐朝时,咸宁塔垴山下住着一个年轻人叫丁四。一条河从他家门口流过,隔断两岸来往行人。枯水的时候,人们涉水过河,丁四见老年人过河,就下水搀扶,见小孩过河,就下水背,从春到冬,到底背了多少人过河,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一天,他背着一个老妈妈过河,老妈妈说:“一天来往两趟,都叫你背,真是过意不去,要是有座桥就好了。”
是呀,应该修座桥,丁四动了这个念头,就天天起早摸黑,打草鞋卖,把积蓄的钱都存到一个坛子里,放在床底下。
他打了五十年的草鞋,把塔垴山上的茅草都割光了,卖了五十年的草鞋,积攒了越来越多的钱。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舍不得花钱娶老婆。村里的年轻人时常跟他开玩笑:“四爹,您老存这么多钱,舍不得花,日后带到棺材里去呀?”
“我自有用途。”
到底他存钱有么用呢?哪个也不晓得。
有一年发大水,冲了丁四的茅草屋,丁四从山上割茅草回来,急得直往水里跳,人家以为他寻死,忙拉住他:“四爹,跳不得,跳不得呀!”“我的钱,我的钱呀!”人们没能拉住他。只见他跳进水里,拼命挣扎,抱起一个坛子,死死不放,待人们把他救上岸,已经只剩下一口气了,他指了指坛子说:“把它拿去修桥。”人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他存钱的用意。
丁四死了,四乡八里的人都为他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出钱、出物、出力,在河上建起了一座三孔石桥。
人们为了纪念他,将石桥取名为“丁四桥”,后来又发了几次大水,石头桥几经修复,人们就在丁四两个字旁各加了三点,成了“汀泗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