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0日 星期
花香润芳菲
——记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陈碧云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用冰心的这句名言来形容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陈碧云最贴切不过。她今年52岁,已行医30多年,始终用一名医者的高度责任心,无限的爱心,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誓言。

  妇产科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似乎充满着喜庆,但喜庆背后医务工作者要承担大风险。在陈碧云身上就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年陈碧云刚从省城进修回来,一天晚上她接到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的电话,有台手术希望她能协助解决。她匆匆赶到后,才知病人已经在手术台上,40岁高龄产妇,腹腔已打开,胎盘植入厉害,她们医院的医生不敢动手。简单了解情况后,陈碧云就向手术室奔去。手术室的门外围满了病人家属,一个个脸色阴沉,透着怒意,气氛十分紧张。上了手术台,当她看到产妇子宫壁上匍匐着盘根错节的大血管,也头皮发麻,但箭已在弦上,不容犹豫。她稍做调整,仔细观察子宫壁上的血管走向,马上做出了手术方案,她结扎一些大血管,从血管分布比较少的部位下刀,以弧形分层切开子宫,成功地娩出胎儿,避免了大出血。现在回想起来,陈碧云都心有余悸。

  一次,一位胎盘早剥的病人在中医院待产,诊断明确后,实施了手术,但胎儿已死在腹中,产妇出现了凝血障碍,子宫创面出血不止,用尽一切止血方法都无济于事,中医院只好把病人转到县医院。那天刚好是陈碧云当班,病人已有休克症状,如果再往上级医院转,可能在路上就会停止呼吸。接到病人后,她毫不犹豫地送进手术室。病人子宫广泛出血,一个个出血点张着“嘴” 源源不断地吐着血水。陈碧云稳定心神,边给病人输血输液,边争分夺秒地抢救。当她了解到病人为年轻的初产妇时,一种更为复杂的责任感袭上心头——必须为病人保住子宫。陈碧云给子宫注射收缩剂的同时,徒手按摩子宫,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经过大约四五十分钟的努力,血止住了,子宫也由青紫转红润了,子宫终于保住了,陈碧云才松了一口气。

  走上主任之位后,陈碧云的担子更重了,她没有节假日,手机24小时开通,科室一个电话随呼随到,科室的每个病人她都要装在心里,都要查看,特别是重症病人。她像一个家长一样培养接班人,每年都要派一个年轻人到省城进修取经,经常放手年轻医生动手实践,不仅增添了科室的学习氛围,也大大增加了科室的经济效益。

  一个技术留有自用,并不能体现它的价值,只有推广,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30多年的实践让陈碧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让同仁共同切磋学习,她又把自己的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先后在全国知名杂志发表了《两年剖腹产原因回顾性分析》、《手术切口术后愈合不良及马应龙痔疮膏治疗80倒分析》、《引产子宫颈破裂原因分析》等论文多篇。

  (管雪梅)

2015年1月20日 星期

第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