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
万里茶源 千年茶史 百亿产业
热烈祝贺第二届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青(米)砖茶交易会于11月8日在赤壁市隆重开幕

  羊楼洞竖立的那座“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石碑,细说着赤壁“绿色崛起”风云。

  近年来,赤壁市紧紧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李鸿忠、咸宁市委书记任振鹤等领导同志赤壁调研时作出的“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擦亮百年品牌、打造百亿产业”等系列指示,确立了“重振万里茶道、挖掘千年茶史、打造百亿茶业、造福亿万民众”的战略思路,决定把以青砖茶为核心产品的赤壁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赤壁市在砖茶产业园,基地开发、茶文化与茶产品宣传营销、招商引资等方面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50亿元   二大茶产业园

  扩大基地,建立园区。2013年,我市采取大户承包经营、企业订单收购的联合开发模式,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发,大力推进茶园基地建设。去冬今春共发展低氟优质高产无性系良种茶园2.8万亩,改造低产茶园5000亩。目前,全市茶园总面积已达12.3万亩。2013年共产茶叶2.69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5亿元。

  全市建有茶产业园二个,即赵李桥砖茶产业园与羊楼洞茶生态文化产业园。经过对这两个园区与茶叶市场整合后,赤壁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被湖北省农业厅确认为湖北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园区辖三镇一场,规划面积1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生态文化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目前入园砖茶企业共计8家,已有6家先后建成投产,累计投资12.5亿元。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年可生产砖茶4.5万吨,年综合产值可达50亿元。

  32家茶企   三大知名品牌

  培植龙头企业,打造公共品牌。全市共有茶叶加工企业32家,其中规模企业18家。有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地市级龙头企业5家。赵李桥茶厂有限公司是一家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历史上文明遐尔的“羊楼洞青砖茶”的唯一传承者。作为中国砖茶行业的重点生产企业。其砖茶制作工艺已被文化部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生产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川”字牌青砖茶以及“火车头”、“牌坊”牌米砖等。

  羊楼洞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茶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茶文化产业经营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多元化发展的茶产业集团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联营茶叶基地9500亩。羊楼洞青砖茶、松峰绿茶、赤壁红红茶是其三大主导品牌,有系列品种50多个。今年又专门为国家外交部定制了国礼砖茶并成功送给俄罗斯总统普京。

  随着茶产业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在注重保护和发掘现有品牌资源的同时,已开始着手进行公共品牌的打造。全市现有“川”字牌青砖茶、“羊楼洞”牌老青茶、“松峰”牌名优绿茶三大产品知名品牌,加上近年一次性向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的46个羊楼洞茶文化历史品牌,以及前些年成功获得的1个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8个知名商标,茶品牌资源可谓丰富。此外,“羊楼洞砖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丰富的茶叶品牌资源构成了我市茶产业的巨大无形资产。然而,现实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推进茶产业必须打造公共品牌。现在, 我市已将“赤壁青砖茶”确定为全市青砖茶的公共品牌,目前正在运作打造之中。

  11.4亿元   一届交易会

  培育市场,扩大销售。近几年,我市一直注重开拓和培育茶产业市场。去年九月六日至八日,成功举办了“中国有机农产品展销会”暨中国首届青(米)砖茶交易会,会展期间有俄罗斯、蒙古和全国360家参展商和100余家采购商计1034人应邀参加,签约项目20多个。签约资金总额11.4亿元,青(米)砖茶现场交易额达101.2万元。今年6月25日和7月3日,羊楼洞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莫斯科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召开的“中国湖北—俄罗斯”经贸洽谈会和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举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湖北·哈萨克斯坦经贸投资推介会”上,分别成功签约连续5年“年产销量5000吨规模中国原料茶”合作协议和总额为3000多万美元的销售合同。为了建立固定市场,我市已在新疆、内蒙、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长沙等城市设立直销展示窗口100多家,在俄罗斯与蒙古国设立销售公司2家,产品已进入当地1000多家超市和销售网点。此外,我市已着手将城区三国美食城350多个店铺打造成赤壁砖茶市场。

  10万人次   一年茶旅游

  挖掘茶文化,发展茶旅游。为了挖掘宣传茶文化,去年与今年我市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和湖南农大刘仲华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为全市干部讲授茶叶科技知识。与此同时,我们还广泛收集一些流失于民间且有价值的茶文化传说、历史典故,并邀请有关学者、作家深入挖掘、考证和整理,撰写文章和剧本,延续赤壁茶文化历史文脉。先后出版了《历史老照片-洞茶映像》、《欧亚万里茶路寻源-羊楼洞传奇》、前卫杂志《赤壁羊楼洞》等书籍。投资20万元与省社科院合作,开展羊楼洞茶文化课题研究,研究成果《洞茶与中俄茶路》即将付印。中央电视台《茶叶之路》、湖北电视台《垄上行》等栏目播出了我市洞茶历史专题片,社会反响很好。省作协主席熊召政正在组织编写羊楼洞茶叶文化电视剧本,中央7台《农业气象》节目正在进行为期一年的“赤壁市青砖茶主产区”的形象宣传。去年以来,我市先后被全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青砖茶之乡”和“中国米砖茶之乡”,今年获得了“中国名茶之乡”称号。前不久,羊楼洞茶文化系统被农业部颁证确认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在发展茶旅游方面,羊楼洞古镇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列入了全国首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保单位。我们还积极引进湖北民营企业前三强卓尔集团,对羊楼洞等茶叶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保护性开发。为了实现“把茶园当游园、车间当景点”的理念,开发集采茶、制茶、品茶和吃、住、游一条龙的“茶家乐”休闲旅游。目前正在着手进行新店万亩茶园观光旅游项目规划。2013年全市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业和茶叶产业的相互带动,相互促进。

  7500万元    专项发展基金

  政策扶持,标准引领。近几年,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总额为7500万元的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在税收返还、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营销、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20多项奖补优惠政策,特别是将企业各项税费中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全额返还,籍以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茶产业加快发展。

  为了搞好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我市茶产业发展局积极参与了省级地方标准《青砖茶》与《湖北青砖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制订,此二项标准已颁布实施。此外,近几年我市还先后制订了《赤壁市茶叶水泥晒场建设标准》、《赤壁市茶叶初制加工厂建设标准》、《赤壁市低产茶园改造操作标准》、《赤壁市新建茶园建园标准》等相关生产建设标准,出台了《赤壁市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这对促进全市茶叶企业搞好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起到了较好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五大工程,助力百亿产业

  实施市场培育工程,优化茶产业发展环境。一方面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在近二年内培育3家以上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家以上国家级龙头企业。另一方面着力推进茶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重点以绿色生态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建设为抓手,尽快完善砖茶交易市场、砖茶文化广场、休闲品鉴中心建设。建立茶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做到专业营销窗口与电子商务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对接。

  实施品牌打造工程,提升茶品牌效应。举全市之力打造赤壁青砖茶公共品牌,并努力提升其品牌知名度。逐步完善赤壁青砖茶原产地保护措施,加快地理标识产品证明商标的应用,从源头加强监管与保护。规范行业管理,加强行业自律,不断完善茶叶企业管理制度,协调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推进标准化生产工程,提升茶产品品位。深入挖掘青砖茶的医学功效,加快新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种类,不断推出适应不同人群、不同消费市场的新产品。执行统一质量技术标准,规范提升全市的砖茶生产加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建立可追溯体系,逐步健全质量全程监管制度,尽快筹建全国黑茶检测检验中心,使砖茶品质逐步得到改善,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抓好茶园开发工程,提升茶原料质量。高标准建设好两个万亩生态休闲示范茶园、五个千亩示范乡镇、十个百亩示范村,引领新优质高效茶园建设。积极推广高产、优质、低氟新良种,不断扩大全市良种茶园的种植规模。

  抓好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加大招引企业的力度。培育本地优势龙头企业,引进有实力的精深加工高端企业,建设百里茶产业走廊。加快开发茶多酚、茶化工、茶医药等精深加工开发,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茶园观光、茶艺展示、茶文化展览,推动茶产业与文化、休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2014年11月6日 星期

第05版: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