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记者在咸安区高桥镇澄水洞村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茶树上,挂满或红或绿的果实。这里就是徐邦兴2600亩油茶基地的一角。
今年58岁的徐邦兴家住咸安城区,2006年从鄂南棉纺厂下岗后,在建筑行业打拼了2年。2008年,国家出台政策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徐邦兴得知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决心创办基地种油茶,走绿色致富之路。
说干就干。2008年底,徐邦兴冒着风雪,到长沙、常德、怀化等油茶基地考察学习,决定在咸安区高桥镇澄水洞村、白水村筹建油茶基地。
2009年春节,徐邦兴与300多户农户签订了山地租赁合同。接着,组织买苗,租用挖掘机整地,买肥料,铺底肥。
徐邦兴听从专家的指导,选用了湘林系列茶苗栽种。他在山上搭了个竹棚照看设备与树苗。没有电,他晚上只能与星星为伴。没有水,他白天用桶到山下提。经过努力,第一期600亩树苗终于全部赶季节栽上了。
天有不测风云。2009年初夏,几场大雨劈头盖脸地浇打在刚落根的树苗上。如果不及时排水,刚栽种不久的树苗会死掉,投入的几百万元就打了水漂。徐邦兴连续几天抢排渍水,已致病倒,但他一边打点滴,一边上山排渍,一连坚持十几天,总算保住了95%的树苗。
徐邦兴的创业精神,引起区里高度重视,区林业局为徐邦兴油茶基地争取项目资金60多万元,并建议他发展多元化经营。
2010年,徐邦兴成立了咸安区健民专业合作社。4年来,徐邦兴培育起了桂花苗,还建起牛舍、猪圈,吸引社员前来发展养殖业,通过以短养长,他每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如今,徐邦兴在2600亩荒山上都栽上了油茶树苗,成为咸安区规模最大的油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