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央视播出,掀起了一轮收视热潮;
剧中核心人物——邓小平的扮演者是马少骅,凭借出色的表演获得邓家子女的认可“这就是我们心中的老爷子”;
以他为代表的特型演员的特色人生:天生一副“领袖相”,后天历练成形神兼备的领袖形象。
其实,在此之前,“邓小平”的形象塑造一直是由“特型演员”来完成的。他们凭借酷似邓小平的“领袖相”,辅以后天的历练学习,塑造出一个个形神兼备的领袖形象。
曹灿:屏幕上最早的“邓小平”
1978年北影厂要拍《拔哥的故事》续集,曹灿在电影中第一次扮演邓小平。随后,他又接连出演了话剧《开荒牛》和电视剧《特区冒险家》。这三次经历让曹灿对演好邓小平有了信心。
后来,曹灿获准参加小平同志接受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现场,对邓小平有了进一步直接的印象。曹灿也是众多扮演邓小平的演员中唯一直接见过邓小平的。
卢奇:观众最熟悉的“邓小平”
从1988年电影《百色起义》开始,卢奇在荧幕上塑造了许多个邓小平的光辉形象。他也被誉为“中国扮演邓小平第一人”。在拍《百色起义》时,卢奇本来是扮演孙中山的候选人,后来经化妆师一造型,连他自己都吃了一惊——他不是孙中山而完全是邓小平了。
安荣生:青年邓小平“专业户”
1999年夏天,安荣生报名参加抗洪救灾演出,为了方便,他特意剪了个板寸头。很多同事都和他开玩笑,说他的样子很像年轻时的邓小平。不久,电影《相伴永远》需要一位扮演青年邓小平的演员,有人忽然想起了剪小平头的安荣生。安荣生从此踏上了“邓小平的青年之路”。
在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的影片《邓小平1928》中,安荣生从语言、形体特别是眼神上把握青年邓小平身上特有的朝气和勇气。
李中坚:民营企业家成“邓小平”
荧屏中,他是一个划时代的伟人;现实中,他是温州一家民营打火机厂的总经理。
2003年,李中坚在《延安颂》第一次过了把“小平”瘾。2004年,李中坚又迎来了他作为演员最重要的一部作品《邓小平在会昌》。在第十五届浙江省电视“牡丹奖”颁奖晚会上,以“小平”形象出场的李中坚摘取了杰出演员奖。从此,温州“邓小平”名声在外。
潘玉民:演晚年“邓小平”第一人
196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的潘玉民,被誉为“晚年邓小平扮演者第一人”。曾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邓小平。
潘玉民爽朗地笑着说:“演邓小平是我下半辈子的一个梦,为这个角色,我整整准备了十年!”
钟秋:演活了少年”邓小平”
电影《我的法兰西岁月》表现的是1919年,年仅15岁的邓小平怀着学习真本事、报效祖国的美好愿望赴法兰西勤工俭学。饰演少年邓小平的钟秋,个子小小的,戴上鸭舌帽、穿上大头皮鞋后与年少的邓小平特别相像。“他表演得非常自然,更难得的是,他抓住了年轻的邓小平身上那种青春的冲动。”钟秋的表演也获得了邓家人的肯定,邓榕说:“钟秋演得非常好,太精彩了,没有表演的痕迹,很真实。”
(本报综合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