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4日 星期
标题导航











































咸安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展评
“衔”之有方 “接”续成长
记者夏咸芳 通讯员余帅 吴秀芬

  为深入推进围绕“学前有法,善育有规”主题开展的2025年全国第十四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6月16日至21日,咸安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主题为“科学衔接 共促成长”的幼儿园一日活动展评。

  此次活动聚焦幼小衔接背景,重点展示并评比了咸安区第七(藏龙府邸)幼儿园、第八(三胜)幼儿园、温泉幼儿园、十六潭生态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碧桂园幼儿园)五所园所的幼儿在园一日活动,旨在为咸安各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搭建交流平台,推广科学保教实践,有效减缓衔接坡度,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以下展示园排名不分先后)

  展示一 咸安区十六潭生态幼儿园:让幼儿在天地间自由探索

  她以中国式庭院为画布,将五千年的东方智慧悄然融入。在这里,“天人合一”的哲思浸润着每一处细节。 孩子们在生态、野趣的自然天地间自由探索——观察光影奥秘,亲手播种培育,体验户外探索的乐趣,科学的梦想在此自然萌芽,创造力于实践中滋长。丝绸之路的悠远、茶道文化的精粹,也成为他们浸润传统文化的生动课堂;在这里,鲁迅先生笔下那充满探索欲的自然童年,真实重现。孩子们于这片融合自然与文化的沃土上,快乐学习,自由生长。

  这里,就是咸安区十六潭生态幼儿园。

  自然之境 浸润五千年的东方智慧

  清晨步入咸安区十六潭生态幼儿园。 门口低垂的紫藤果实谦逊地向每一位来访者点头致意;门内一朵艳丽的紫衣延药睡莲正依偎着翠绿菖蒲,静静绽放;墙角陶缸里,新荷悄然探出粉红的花苞——园中处处浸润着宁静的诗意与雅致。

  一名专注浇灌蔬果花卉的大班幼儿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交谈得知,他是今日的“小小值日生”。这些值日生皆由各班孩子主动担任。在这里,劳动远非辛苦的代名词,它更似一扇门,为孩子们开启乐趣、探索与创新的无限天地。

  在漆园长的引领下和解说中,参观团依次探访种植园、动物园、桑园与花果感官园,她们以“定点+集中”形式深入各环节,认真记录着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精彩瞬间,持续见证十六潭生态幼儿园孩子们生动、活泼、有序的一日活动,感受着该园教师在总园长李琳的带领下,将“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一言一行之中的风采。

  “园中一景一物,一草一木,无不浸润着教育者的匠心独运与对生命成长的深沉期许。”温泉育才幼儿园园长陈兰芳表示,这种庭院式、生态式幼儿园给人以家的感觉,真正做到了让教育在自然中发生。

  生活之趣 自主探索中的成长律动

  在户外区域大循环活动环节,更是印证了他们的办学理念“没有屋顶的课堂,把孩子带到阳光下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孩子们化身为玩泥池中跃动的“小泥人”、食育坊里磨豆浆切菜烧火的“小厨师”、沙池里专注的“挖掘小师傅”、向日葵旁的写生“小能手”,还有巧用连筒取水的“创新小达人”……在这里,孩子们在探索与学习中呈现出“一百”种可能,展现出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状态。

  “在咸安,像这样将自然教育深度融入学前教育的纯生态幼儿园,如今实属难得。”参观结束后,咸安区教育局综合股副股长吴秀芬向参观团点明了此次活动的核心目的与意义,并强调各园所要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身体力行将科学衔接理念落到实处。

  文化之韵 课程深处蕴育科学新芽

  该园的室内主题教学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老师们巧妙地将自然界的事物运用、延伸至课堂,例如在探究蚕宝宝成长足迹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亲手采摘桑叶喂养观察,还会探究蚕砂的药用价值、发现蚕蛹与蚕茧的妙用,更将学习延伸至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了解, 深刻体现了生活化、自然化的教育理念。

  总园长李琳在专题分享中重点介绍了集团园在省级课题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成功立项湖北省“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幼儿园生态园本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及获批湖北省人文社科一般课题《幼儿园自然教育实践探索》。基于这些研究,李琳深入阐述了幼儿园生态园本课程的理念构建与实践路径,为科学衔接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建设提供了新视角,获得了与会领导、各园区园长及骨干教师的高度肯定,同时观摩人员也就自己一日所见、所思、所想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展示二 咸安区第八幼儿园:民间游戏+科学探究,点亮幼小衔接新路径

  6月18日,咸安区第八幼儿园面向城区幼儿园园长及教师代表,展示幼小衔接半日常规活动。在副园长张婷引领下,老师们沉浸式观摩幼儿在园学习与生活,深度交流幼小衔接与民间体育游戏创新实践。

  民间游戏 传统焕新,活力成长

  观摩中,创意区域与多彩墙面,无声记录着幼儿的探索足迹;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与能力的展现,处处体现教师的智慧与园所科学教育的成效。

  晨光中,“绳”奇之旅、“竹”够有趣等点燃操场,并将跳皮筋、滚铁环等经典民间游戏融入其中。在童谣与欢笑交织声中,孩子们锻炼体质,承载文化,焕发时代活力。

  晨间谈话 经验内化,赋能发展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与其他幼儿园不同的是,在充满活力的晨间活动结束后,各班精心组织富有教育价值的晨间谈话表征环节。这并非简单的活动小结,而是孩子们梳理经验、提升认知、发展社会情感的关键时刻。

  例如,小班采用温馨的集体座谈方式。老师创设安全、宽松的语言环境,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在活动中“玩什么”“怎么玩” 等所见所感。孩子们童真的话语,如“我跳房子很远!”“我是小交警指挥车辆!” 展现了他们的初步观察和情感体验。

  老师们敏锐捕捉孩子们表达中的闪光点,对于孩子们的分享及时给予肯定与赞扬。更重要的是,对于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流露或主动提出的疑问与困惑,老师们不是简单告知答案,而是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耐心解答和引导,不仅有效回应了幼儿的个体需求,更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初步的社会交往技能,将游戏中的直接经验升华为促进全面发展的宝贵养分。

  科学衔接 启智探究,奠基未来

  在集体教学环节,该园精心设计的科学探究活动《会吸水的纸》和《颜色宝宝找朋友》,不仅趣味盎然,还鲜明地体现了该园将科学启蒙与幼小衔接核心素养的深度融合。

  在《会吸水的纸》活动中,“小科学家”们触摸不同纸张,大胆猜想“哪种纸喝水快?” 然后动手实验、专注记录,在实践中感知奥秘,锻炼观察、操作与初步记录能力;《颜色宝宝找朋友》则化抽象为游戏,让孩子们在奇妙色彩之旅中培养逻辑推理、分类归纳与表达力;大班的幼小衔接课程《幼儿园小学大不同》《探秘文字符号》让孩子们提前认知到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生活和学习的区别,接触到语言文字的奥妙。

  活动最后,咸安区第八幼儿园钱静园长以《幼小衔接零距离 多措并举促成长》为题,围绕“准备先行”“园本课程”“特色活动”“家园联动”等方面,向与会观摩教师作专题报告。获得领导和观摩教师的高度肯定。大家纷纷就“教学分阶段实施有效性”“低成本材料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小体育大健康,在这里我感觉到教育回归了本真”。来自咸安区好孩子幼儿园的周凤云园长表示,咸安区第八幼儿园这种利用一根竹竿、一条绳子、一根皮筋,让孩子们玩出花样,玩出健康、玩出快乐的做法值得各园借鉴和学习。她认为,该园从晨间活动到区域活动,再到教学活动和户外活动都非常有亮点,特别是该园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组织幼儿进行谈话,重塑孩子的规则意识,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作法更是值得推广。

  展示三 咸安区第四幼儿园:阶梯成长 衔接有度

  你见过萌娃在特色“中医课堂”里识百草、辨穴位吗?你又是否好奇,他们如何以稚嫩笔触,在“旅行日记”里收藏世界的斑斓? 6月19日,来自咸安区百余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齐聚咸安区第四幼儿园(原碧桂园幼儿园),重点观摩了该园的“五爱教育”,以及如何将“幼儿中医文化启蒙”“幼儿自主表达”(如旅行日记)等特色园本课程融入幼小衔接的创新实践。

  旅行日记 方寸纸页间的童真世界

  走进咸安区第四幼儿园,楼道里金黄色的银杏叶和摇曳的绿萝藤蔓相映成趣,处处弥漫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一本本色彩斑斓、充满童真的幼儿旅行日记和旅行画册或悬挂于叶蔓间,或静卧展台,瞬间锁定了所有观摩者的目光与心弦。

  指尖轻启这些充满温度的幼儿手作,惊叹之情油然而生: 孩子们不仅以画笔为舟,灵动地驶过记忆的河流,勾勒出旅途的山水城郭;更以稚拙却无比真诚的文字为锚,在画页之畔,高度浓缩了童年探索中的雀跃欢歌、小挫折时的懵懂蹙眉,以及亲情包裹下的浓浓暖意。

  这些源于生活、发于真心的记录,不仅无声地滋养了孩子们蓬勃的创作灵泉,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同时更彰显了该园老师在科学幼小衔接方面的匠心独运。

  医育结合 守护孩子们健康与未来

  拾阶而上,一缕清雅的药香氤氲而来,悄然浸润着整个空间。 楼道里,精心布置的“中医馆”和“中药房”正热闹“开诊”。 萌娃们沉浸于角色扮演的乐趣中:他们有的神情专注地为“患者”把脉问诊, 有的凝神挑选“药材”,有的指尖轻揉,为小伙伴轻轻推拿; 有的模拟“针灸”,在模型上找准穴位。专注的神情和略显生涩的动作,将中医保健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心田。

  这份对祖国医学的亲近与认知,在特色课堂上得到了更系统的滋养。 步入该园音体室,中B班师幼共同呈现的《中医小课堂》正吸引着观摩老师们赞叹的目光。 在辨识中草药环节, 面对琳琅满目的药材样本,孩子们对答如流; 到了探索人体奥秘的“穴位辨识”环节, 无论是“足三里”还是“合谷穴”,孩子们的小手总能精准点出位置,展现出超乎年龄的认知; 最令人称奇的是“蒙眼辨药”的挑战, 一方轻纱遮眼,仅凭敏锐的嗅觉,孩子们便能准确分辨出薄荷的清凉、陈皮的辛香、艾草的独特气息,引得现场阵阵惊叹;该园老师们精心泡制的中药养生茶饮,也成为了观摩老师们争相品鉴、感受“药食同源”魅力的暖心亮点。

  活力绽放 传统养生操的童趣演绎

  当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在户外活动场地上,一段行云流水、气韵初显的幼儿版八段锦紧紧攫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萌娃们凝神静气,一呼一吸间,将“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等经典招式演绎得童真中透着庄重,稚拙里蕴含着对传统养生智慧的懵懂传承。

  这生动的一幕幕,正是咸安区第四幼儿园“医育结合”理念的鲜活实践。 孩子们在浸润式的环境与趣味盎然的活动中, 不仅认识了百草,触摸了经络,体验了技艺, 更为他们未来的健康生活与文化自信, 奠定了坚实而温暖的基石。

  理念引领 分享赋能共话幼小衔接

  活动尾声,姚文秀园长以“阶梯成长 衔接有度”为核心,带来了一场理念与实践交融的深度分享。她精要剖析了半日观摩活动的核心环节设计,并着重解密了“阶梯式”幼小衔接的独特亮点与实施精要,展示了幼儿园在省级课题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引发了在场观摩教师的强烈共鸣与高度关注。

  咸安区浮山片区教育总支主任陈俊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咸安区第四幼儿园“医育结合”的办园模式。他表示,该园的办学特色鲜明,衔接有度,不是简单零碎的几场活动,而是将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如适应力、任务意识、身心调节能力等,科学、系统地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之中。

  展示四 温泉幼儿园:“环”绕童心,共创成长

  她以环境为无声的导师,悄然编织生命教育的经纬,让“生命教育”的理念浸润着每一寸空间与活动,引领孩子们在其中感知、探索、表达,唤醒对生命的热爱与惊奇。在这里,生命的多彩、自然的奥秘、合作的乐趣,交织成滋养童心的生动课堂,托举着孩子们快乐发现,自信成长。

  6月20日,咸安区组织百余名幼儿园园长及骨干教师赴温泉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半日观摩展评活动,实地参观了该园的空间布局、主题墙创设、区角材料投放等环境创设,并通过随堂听课、互动交流,共同探讨环境育人的有效策略,实现经验共享与互学互鉴。

  生命之境 童真绘就成长画卷

  步入温泉幼儿园,你可以看见,这里的环境本身便是一本摊开的、充满呼吸的无字书。 每一面墙的低语,每一个角落的私藏,每一份材料的邀约,都在以童真的笔触,悄然书写着关于生命的宏大叙事。从至真楼大厅里童趣盎然的“生命多奇妙”的探索“画卷”,到至善楼间流转着四季韵律的生命长廊,再到至美楼绿意脉动的夏日池塘与蝶语花涧,空间被赋予了灵魂,成为生命故事生长的沃土。孩子们稚拙的拓印、灵动的线条、扭捏的黏土、探索的笔触,不再是简单的作品,而是他们触摸生命肌理、编织成长密码的印记。

  在这里,环境是无声的导师,是生命的舞台,它将好奇点燃,让探索扎根,使童年在与自然、艺术、文化的深度对话中,谱写出对生命的认知、敬畏与热爱,以及最纯净、最蓬勃的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

  韵律之境 规则滋养成长力量

  当日观摩,令人印象深刻的另一大亮点是流淌的音符成为孩子们行动的默契向导。在这里,音乐是嵌入一日生活的韵律脉搏。你瞧:无论是区域游戏与教学活动的转换,还是就餐与休憩的间隙,总有恰如其分的旋律悄然响起,成为无声的信号,牵引着小小的身影有序、自然地流转。这并非简单的指令,而是以韵律滋养规则、用节奏雕琢习惯的无声教育,为孩子们铺设从容迈向小学的路径。

  教学之境 智慧点燃探究星火

  在随堂听课中,观摩者深刻感受到该园教师们的教学智慧:她们总能敏锐捕捉环境中的教育契机,点燃幼儿深度探究的火花。 例如,在绘本阅读时,书中灵动的鱼儿瞬间点亮了孩子们的眼眸。教师及时抓住这份兴趣,顺势展开“‘鱼’你在一起”的探索之旅—— 从“鱼”你相知(认识结构),到“鱼”你相识(探索种类),再到“鱼”你相遇(动手喂养)。这环环相扣的“旅程”,正是儿童兴趣与教师智慧在环境中自然生发、交织共鸣的生动写照。

  就连咸宁随处可见的竹子,也化身为生动的生命教育载体。 孩子们在教师引导下:观察不同种类的笋、品尝笋的味道;在操场跳起竹竿舞、在区域尝试竹编织;持续观察竹子生长;参与种植基地竹相关的劳动实践。孩子们的认知疆域从课堂拓展到广阔田地,园本课程也在对生命现象的深度体验中,实现了从单一到丰富、从浅层到深入的质变。

  分享感悟 课程巧衔接,实践助成长

  在经验分享环节,温泉幼儿园、咸安区育才幼儿园、咸安区第五幼儿园总园长黄小红以“课程巧衔接,实践助成长”为主题,从“课程巧衔接,助力从少到多的量变”“实践助衔接,浸润从小到大的质变”两个方面,指出教育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通过课程与幼小的巧妙衔接、实践的深度浸润,才能让每一个幼儿如竹般“拔节生长”,收获坚韧生活的力量。

  “从至善楼一楼绿意盎然的‘夏之花园’,到二楼诗意流淌的‘小池’荷韵,再到三楼的以线条画为载体的生命教育主题,该园在环境创设方面层层递进,巧妙地将自然之美、艺术表达与生命教育、入学准备目标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生动而立体的成长画卷。”咸安区教育局综合股股长余帅指出,温泉幼儿园将环境创设与课程目标、幼儿发展如此深度绑定,最大化释放了环境资源的教育价值,为全区幼儿园环境教育实践树立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本。

  现场观摩人员在交流中高度评价了温泉幼儿园的实践:“温泉幼儿园‘生命多奇妙’课程的成功,在于它真正抓住了幼儿发展的核心——对生命的热爱与探索。其环境创设与课程实施的深度契合,充分挖掘了环境这一隐性资源的巨大教育价值,为‘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如何通过环境与课程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清晰而有效的实践路径。” 观摩团成员们也纷纷结合所见,就如何深挖环境教育价值、优化生命教育课程展开了热烈研讨。

  咸安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邹辉——

  “观摩中,五所展示园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实践成果令人印象深刻。”咸安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邹辉在活动总结中高度肯定了各园特色成效,强调本次展评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平台、推广典型经验,并聚焦核心关切:在幼儿园三年周期内,各园应如何系统规划、扎实落地幼小衔接工作?

  他对参加本次观摩活动的园长、老师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积极汲取展示园所先进的办园理念和办园智慧,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提升课程执行力,更好地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准备;二是要结合园所实际,积极探索适宜的途径和方法,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三是各园所要加强幼小衔接工作的联合性和互动性,进一步密切家、园、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发展。他希望咸安各园观摩园长及骨干教师回去后,以本次半日观摩活动为契机,加强共建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咸安学前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