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贵金属市场波动影响,国内黄金价格持续攀升。3月末四大国有银行投资金条的价格已经跃升至740元/克以上,各大品牌足金饰品的价格更是普遍超过了935元/克,与年初相比,涨幅接近20%。这一轮金价上涨潮不仅激发了投资者对黄金的热情,也带动了黄金回购业务的火爆。
◆黄金回购业务忙
“国际金价不断上涨,不少投资者觉得现在的价格已经超出自己预期很多了,也就不再抱着死守黄金的念头,而是选择高价抛出以获得投资回报。”某国有大行贵金属客户经理透露,近期为多位顾客预约了黄金回购业务,他所在网点单日最高处理过450克金条回购业务。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我市多家银行均有黄金回收业务,但多数银行只回收本行发售的实物黄金产品,且需发票、证书齐全,部分银行还要求包装未拆封。此外,多数银行仅部分指定网点支持实物金条回购,部分网点只接受代保管未提取的黄金回购。
不仅是银行,其他回收渠道的黄金回购生意也较为火爆,有市民会将手中的黄金到珠宝店、回收点出售。相比之下,金店和回收点回收政策更为灵活。
“我们回收黄金不限制品牌,门店最近一个月回收量同比翻番,前段时间有客户一次性变现了几十万元金条。”某连锁金店负责人表示,除现场回收外,该店还推出线上回购服务,通过顺丰保价寄送、专业机构检测后,很快能到账。
采访时有业内人士提醒,市场上的黄金回收渠道可谓鱼龙混杂,其中的陷阱也不少。市民在出售黄金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黄金回收机构,查看其相关资质和口碑评价,避免遭遇诈骗或不公平交易。
◆理性投资警钟长鸣
除了实物黄金,积存金、黄金理财产品也颇受关注,这些投资方式风险和收益各异。实物黄金风险较低,但流动性较差,且需考虑存储成本。黄金衍生品虽然流动性好,但价格波动大,风险较高。其中,积存金逐渐替代实物黄金,成为年轻投资者的主要投资方式。
以我市一家银行“黄金积存”业务为例,投资者通过手机银行即可完成实时买卖,1克起购、T+0赎回的灵活机制,配合“线上持仓、线下兑金”的双向通道。买入价是投资者购买该行黄金份额的价格,卖出价则是投资者将手中黄金份额卖出的价格。投资者买入后,黄金份额实时到账,变现时可以直接线上将持有的份额部分或全部赎回,也可以兑换实物金产品,但可能需要补足差价。
尽管黄金年内涨幅亮眼,但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当前金价已包含地缘政治溢价,普通投资者切忌盲目追高,应理性看待黄金价格上涨,以及金价上涨所带来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变化。
“不管是哪种黄金产品,都存在投资风险。”我市银行业内人士介绍,普通投资者难以准确预测黄金价格的走势,盲目跟风“炒金”可能导致亏损,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产品,如偏好稳健者可关注银行积存金,专业投资者可适当配置挂钩金价的衍生品,而将超三成资产配置黄金的激进策略则需慎之又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