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志茹 通讯员邵诗玄 周永高) 3月3日,咸安区温泉街道黄畈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十六潭生态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进一步增强辖区儿童的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活动中,志愿者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向小朋友们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课堂讲解、实物展示、视频多媒体播放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如何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相对应的颜色,引导他们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正确投放垃圾等。
同时,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带动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有害垃圾是红色的”“为什么厨余垃圾的标志像漏斗”等问题,不仅让孩子们熟悉了不同颜色包装的用途,又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积极参与互动,教室里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我知道香蕉皮是厨余垃圾,过期药品是有害垃圾,以后我会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环境。”小朋友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学习很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