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无故流泪?
咸宁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当心是泪道阻塞

  ●记者 夏咸芳

  家住温泉的周女士,有一个可爱的1岁宝宝。然而,自宝宝出生以来,双眼便经常出现眼泪汪汪的现象。亲戚朋友见状都戏谑她是林黛玉转世。起初,周女士并未注意到宝宝这一异常情况,以为幼儿本就如此。直到一次高烧过后,宝宝眼部出现黄色脓状分泌物,才察觉到情况不对。经医院检查,周女士宝宝患上了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对此,咸宁爱尔眼科综合科主治医师刘五洲表示,泪道阻塞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尤其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泪道阻塞会导致泪液无法正常排出,从而引起流泪、眼屎增多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泪囊炎等更严重的眼部问题。

  ■病因众多 属临床常见疾病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主要是由于宝宝的泪道发育异常导致的,指的是眼睛在没有受到任何刺激(炎症、异物入眼、伤心哭泣)等等情况外,仍然持续不断分泌泪水的现象。”刘五洲医师指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主要分为“膜性阻塞”“骨性阻塞”两种原因形成。其中,膜性阻塞是由残留膜状物堵塞导致泪道不通畅,泪囊区泪液潴留,继发感染所致,周女士宝宝就属于膜性阻塞而导致的泪道阻塞;骨性阻塞主要是由于宝宝在胚胎时期,泪道发育出现异常,鼻泪管末端的骨骼成分未出现,引起鼻泪管不通,可能会让宝宝产生面部、眼睑或者鼻子等部位的畸形。

  此外,青少年和成年人也会出现造成泪道阻塞的情况。其中,一部分人是因为泪道阻塞或狭窄,泪液排出受阻而引起;少部分人是因为眼睑和结膜松弛妨碍泪液排出导致。日常生活中,轻度的泪道阻塞、狭窄,流泪症状不明显,当受到冷空气或冷空调刺激时症状会加重。

  泪道阻塞后,泪液集聚于泪道内,容易诱发泪道内部炎症。时间久了,泪道内可能会出现带菌的脓性液体,造成慢性泪囊炎,从而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此时,如果发生眼球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如白内障、青光眼等手术)则容易引起化脓性感染,甚至发生细菌性角膜溃疡或化脓性眼内炎,须先治疗炎症后方可进行相应手术。另外,长期泪液外流侵蚀眼睑,会使眼睑皮肤干燥,表面沉积色素,或者由于经常擦泪而造成下睑外翻,严重影响美观。

  ■泪液异常 需及时进行治疗

  “泪液由泪腺、副泪腺和结膜杯状细胞产生,通过泪道引流入鼻腔。每个人的泪液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和排出着,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如果在情感激动或受到外界刺激(如眼内由异物、化学物质刺激等)时,泪腺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泪液,以冲洗和稀释有害物质。”刘五洲医师指出,周女士宝宝眼泪汪汪的现象不属于这种正常的泪液排出,而是属于泪道阻塞未治疗并发泪囊炎症,此病在宝宝高烧或冬天时很可能会急性发作,加重炎症,使面部出现肿包,若再不采取治疗措施,等到肿包溃破,脓物从面部溢出,后果不堪设想。

  “眼泪汪汪虽是小问题,但长久下去也会引发泪囊炎,甚至角膜病等其他眼病,因此无论是哪些原因而引起的迎风流泪,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眼科检查。”刘五洲医师介绍,发现宝宝泪道阻塞,可以根据宝宝的病情及月龄,采取泪囊按摩、泪道探通、泪道置管及微创改道手术的“四部曲”治疗方式。炎症较重时可加用抗生素眼液滴药,对于急性泪囊炎患儿,应积极采取手术干预,避免进一步恶化。

  目前,咸宁爱尔眼科医院根据泪道不同部位的阻塞和阻塞程度的不同,适用的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泪道冲洗、泪道造影、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泪道浚通、泪道置管、泪道鼻腔吻合术、鼻内镜下的泪道鼻腔造瘘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