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市人民广场锣鼓喧天、人潮涌动,“非遗贺新春 欢乐闹元宵”咸宁市2025年元宵节庙会暨全市舞龙舞狮大赛在此拉开帷幕。这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力的盛会,吸引数万市民携家带口共赴佳节,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共享团圆喜悦。
12日14时,市人民广场中央舞台四周人山人海,市民们或高举手机翘首以盼,或肩扛孩子抢占最佳视角。随着市领导手持朱砂笔为金龙“点睛”,浑厚的祝词响彻云霄:“一点天庭,愿风调雨顺,处处祥和繁荣;二点龙口,祈财源广进,财富如江河汇聚;三点眼睛,盼吉星高照,好运如影随行!”朱砂落处,金龙昂首摆尾,彩狮抖鬃睁目,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九支舞龙队、七支舞狮队伍随即展开激烈角逐。咸安区官埠桥镇舞龙代表队惊艳开场,五彩金龙随鼓点腾跃翻飞,龙身时而盘柱冲天,时而贴地疾行,翻腾跳跃间掀起活动高潮。
通城县大坪乡青春舞龙队尤为瞩目,只见队伍中“00后”队员占比过半,年龄最小的仅15岁。21岁的女队员吴灿手持龙珠领舞,闪转腾挪间,身着金黄色舞龙服和发梢齐齐飞扬。
“寒假加入舞龙队后,我每天练两小时,手都磨破了!”她笑着擦去额头的汗珠,“但看到观众鼓掌叫好,一切都值了!”话音刚落,队伍以“蛟龙出海”阵型完成高难度盘旋,人群中一位老者竖起大拇指:“几十年没见过这么有劲头的年轻人舞龙了,这才是传承!”
广场一侧的灯谜区被红灯笼装点得流光溢彩,2000条灯谜悬挂在红绳上。市民李女士带着女儿穿梭其间,指尖轻触谜面:“‘白胖娃娃泥里藏,腰身细细心眼多’——这肯定是藕!”女儿兴奋地跳起来。不远处,糖画摊主王师傅手腕一转,金黄的糖浆顷刻化作腾飞的金龙:“咸宁人过年就得吃糖画,甜甜蜜蜜一整年!”通山木雕传承人熊应华向围观者展示手中的“龙凤呈祥”摆件:“一刀一刻都是老祖宗的手艺,可不能丢!”
趣味体育区欢声不断。投壶摊位前,8岁男孩小轩屏息凝神,竹箭“嗖”地落入壶中,周围顿时响起喝彩声。茶艺展示区则弥漫着清雅茶香,“国茶人物·制茶大师”程繁杨手持茶壶,水流如银丝倾泻:“泡茶讲究‘悬壶高冲’,让茶叶在水中舒展,正如生活需张弛有度。”市民张先生品着桂花瑶红感叹:“这才叫过节,有热闹更有雅趣!”
16时30分,舞龙舞狮大赛颁奖仪式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通山县、嘉鱼县、通城县三支舞龙代表队以及赤壁市、通城县、湖北咸水科技三支舞狮代表队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我们不仅要舞龙,还要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通过一代代的传承,让很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眼见年轻队员们高举奖杯,笑颜在龙鳞和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通城县大坪乡青春舞龙队领队李卫星说。
据悉,本次庙会通过“非遗+竞技”“民俗+体验”的创新形式,共计吸引7万余人次参与。咸宁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让非遗“活”在街头巷尾、融入百姓生活。
夜幕降临,一盏盏元宵花灯渐次亮起,照亮广场上意犹未尽的人群,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咸宁,正以文化为笔,续写千年节庆的温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