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就医平台 畅通就医通道
我市不断降低就医成本

  本报讯(记者盛勇)“早上刚采集的一份病理切片,请您签收。”1月13日上午11时38分,赤壁市官塘驿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孔祖新拎着标本运输箱,将样本送到了赤壁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接诊台。

  收到样本后,只见值班医生扫取个人信息条码,认真核对该标本的相关信息后,迅速交由下一步进行取样检查。“当天下午4时,病人就能通过移动端取到报告,既节约了患者时间,又避免了多‘跑路’。”赤壁市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病理科主任司成介绍。

  走进咸安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工作人员正对每张病理切片进行数字化扫描,利用病理AI辅助诊断技术,各种细胞在AI的“眼睛”下被精准“数”了出来,为医生诊断提供了详实、可靠的数据。

  “对于复杂或疑难病例,中心可通过省级远程病理服务平台,邀请专家进行远程会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病理诊断服务。”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黄海燕介绍,“病理切片数智化相当于把专家‘请到了’现场,让远程会诊常态化,既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又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便捷、更实惠、更优质医疗服务的生动缩影。

  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位居前列。全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第一批试点3家医疗机构的病理诊断中心基本建成,全省最早整市签订运营协议。第二批试点医疗机构12家,占比10%,位列全省第二,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全市15家试点机构累计扫描切片17.6万片,开展远程会诊266例。

  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成效明显。全市97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进一步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截至目前,市级出台制度文件5个,搭建共享调阅平台1个,与省、市平台连接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23家,落实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42602人次,节约资金606.83万元。我市三甲、三级医院在全省较早接入省平台,我市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相关做法在省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患者就医服务流程进一步改进。制定并印发了《市卫健委关于改进医院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感受的试点工作方案》,在全市6家医院试点“3+n”便民服务措施,即“3”为就近就便付费、全院节点导诊、领导急诊带班;“n”为试点医院已有的以及结合实际增加的便民服务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