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作品讲述半个世纪前的咸宁
北京美术大家画笔下的70余幅“咸宁之美”首度亮相市美术馆

  本报讯(记者 杜培清 通讯员 柯周超)1月14日,记者从市美术馆获悉,“溯源承变——咸宁向阳湖美术现象研究展览”将于1月16日开幕,半世纪前的一批北京美术大家创作的70余幅“咸宁之美”将首度亮相市美术馆。

  据了解,2023年,在湖北省文旅厅的支持下,市美术馆“溯源承变——咸宁向阳湖美术现象研究展览”被列入“湖北省艺术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4年,市美术馆策展团队先后到武汉、北京等地,陆续访问了张立辰、张广、孟庆江、刘汝阳等数位曾在咸宁向阳湖生活,目前仍健在的老画家以及林锴、姚奎等故去画家的后人林阳、姚耕等人,也一一访问了与向阳湖画家们有过接触往来的谢止戈、刘三多、程乐民、刘新、董继宁等画家,历时近三年多艰巨繁重的资料收集和梳理,展览如今得以面世。

  此次展览以“溯源承变”为题,共展出半个世纪前原文化部下属的人民美术出版社、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以邵宇、邹雅、刘继卣、许麟庐、秦岭云、卢光照、林锴、张汝济、张立辰、姚奎、张广、孟庆江、刘汝阳、范曾、聂崇正等为代表的美术大家在咸宁向阳湖工作生活时创作的绘画作品、信件手稿以及摄影照片等各类原件和少量复制件资料70余件,其中绘画作品涉及速写手稿、水粉、水彩、油画、国画等;展出“寻美向阳湖”当代湖北美术名家写生作品40件,部分私人收藏的向阳湖老作品60余件,涉及水粉、水彩、油画等。

  此次展览通过绘画作品、图文展板和口述视频相结合的展陈方式,以“溯源——生产与生活、创作与展示”“承变——互动与交流、传承与新貌”和“向阳湖拾遗”三大板块为叙事结构和内容,力求客观梳理、再现向阳湖这段美术历史,以此为下一阶段更为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一个扎实的根柢。同时也意在带动更广泛的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和艺术界人士关注向阳湖美术历史与现象,进而参与到共同挖掘咸宁向阳湖人文内涵和社会价值的文化实践当中。

  市美术馆负责人表示,当年,下放到向阳湖的美术大家们在生产工作之余,仍以旺盛的生命力积极努力地生活、真切赤诚地体验并笔耕不辍地创作着。这是一段对于这批画家和咸宁而言都极其重要的历史,许多画家后来的艺术创作乃至人生的轨迹因此而发生改变,咸宁的文化和美术发展也因此而增加了厚度,甚至中国现代美术史的补充也因此有了直观的材料。

  据了解,本次展览在市美术馆完成首展后,将分别到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十堰市美术馆进行巡展,届时欢迎广大市民和艺术界人士前往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