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梦洁
性别:女
年龄:34岁
学历:本科
职业:公司职员
采写:记者黄兰芬
时间:11月16日
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梦洁毅然选择远嫁他乡。然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孤独的生活和对父母的亏欠,她开始深刻体会到远嫁的辛酸与不易。
这段经历,让梦洁重新理解了爱情与亲情的含义。
A 为爱远嫁
我和新成结婚有8年了。我们的缘分始于湖北一所大学。在大学迎新晚会上,灯光璀璨,人潮涌动,新成如同一道耀眼的光芒,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他个子高挑,面容俊朗,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认出。
起初,我被他的外形所吸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了他更多的优点。恋爱初期,他细心地记住我的喜好,无论是我喜欢的小吃,还是那些不经意间提及的小愿望,他都会默默地记在手机备忘录里,然后一一为我“变现”。每当逢年过节,他总能送上最贴心的礼物,让我感动。
偶尔发生争执,他总是先低头认错,1.8米的大高个,在道歉时却显得格外谦逊与温柔,让我觉得既滑稽又心疼。
大学四年的时光,我们如胶似漆,无论是食堂、自习室还是运动场,都能看到我们成双入对的身影。那段日子,我们仿佛被幸福的泡泡包围着,每一天都充满了甜蜜与期待。班上的同学们都十分羡慕。
新成外表出众、性格温和、学习成绩优异,那时的我认定,他就是我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
大学时光一晃而过,新成的父母已在他的老家,一个离家近又舒坦的地方,为他安排好了工作。我毫不犹豫地决定跟随他,哪怕这意味着我将远离家乡,远嫁到近千公里外的北方。
我鼓起勇气,向父母坦白自己的决定,一向温和的父母对我发了脾气。他们担心我远嫁后起居饮食不适应,担心我在外地受人欺负。在我当时看来,他们思想保守落后,这些担忧是多余的。年轻的我,对感情认识单纯,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认为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新成多次向我发誓,保证会一辈子对我好,把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他的真诚与执着,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最终,我的父母妥协了,我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B 面对孤独
初到北方,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觉新鲜。特色的风景、规整的建筑、各式各样的面食……让我感到幸福的是,身边有新成的陪伴,还有公婆的关爱。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这个远离家乡的女孩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然而,怀孕生子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起初,新成和公婆都时刻关注着我的感受。然而,随着儿子的降临,他们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我不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公婆总说带孩子是女人的事,不需要新成帮忙。泡奶粉、换尿不湿这些事,他们都不让新成插手。我每天忙得焦头烂额。而新成呢,似乎还沉浸在单身生活的状态中,对我的辛苦与疲惫视而不见。有时,我实在太累了,忍不住抱怨几句,他却嫌我唠叨,这让我心里更加委屈。
新成和他的父母都是爱热闹的人,亲戚朋友众多。今天和这个亲戚相聚,明天那个朋友相邀,他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而我呢,由于语言不通,很难融入他们的谈话中。每当这个时候,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旁,不停地吃东西。
产后身体机能的下降,加上带孩子的劳累,我的心情变得异常抑郁。那段时间,我频繁感冒生病。每当夜深人静时,我都会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我开始怀念家乡的亲人,怀念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那时,我才体会到远嫁的含义。远嫁,意味着我远离了熟悉的家乡,离开了儿时的玩伴,离开了可依赖的父母。我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融入一个新的家庭,习惯、性格、口味等都要重新磨合。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基本是一个人应对。
特别是当我在公婆家受到委屈时,那种无助与孤独感更加强烈。我有时一个人漫无目的在陌生的城市里乱逛,试图排解内心的苦闷。
C 亏欠父母
结婚以前,我从未意识到,距离会成为横亘在我和父母之间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那时的我,总是天真地认为,在这个交通便利的时代,飞机、动车等高速交通工具比比皆是,回家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购票就可以。
刚结婚那会儿,我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围绕着我和新成旋转。那时的我,还不懂得将父母放在首位,总觉得未来有的是机会回家。
然而,现实生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距离的深层含义。
结婚后,回家的计划总是被各种琐事耽误,回娘家的愿望永远只停留在“想”的层面,而未能真正转化为行动。
后来,孩子出生。带孩子走长途的艰辛与不便,让我一次次地推迟了回家的计划。总想着等孩子长大点,再带他回去看望外公外婆。然而,孩子长大后,开始忙着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我的时间被工作和家庭占满,很难有空闲时间回家。
远嫁8年,我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加起来只有9次,每一次都像是匆匆过客,待不到一个星期便又匆匆离开。
每当想起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几十年的艰辛,而他们却无法在我身边安享晚年,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与自责。特别是过年时,看到邻居家的子女纷纷回家与父母团聚,那种“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便如潮水般涌来。
还有,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虽然心急如焚,却无法第一时间赶回去,尽到做子女的义务。那种无法陪伴在父母身边的痛苦与无奈,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
结婚多年,我对婚姻有了全新理解。那些曾经以为的“有情饮水饱”的浪漫,在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甜蜜与幸福,更是责任与担当。远嫁之后,我要面对的不仅是适应新环境,更是平衡家庭与事业、如何照顾远在千里外的父母等更为复杂的问题。
(文中人物为化名)
记者手记
远嫁姑娘,为自己留张“回程票”
远嫁,是女性充满甜蜜又夹杂苦涩的选择。它象征着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意味着要远离熟悉的家乡和亲人,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位远嫁的姑娘都应该为自己留一张“回程票”——保持经济独立的能力,这是在异乡生活中最坚实的后盾。
远嫁他乡,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远嫁女性往往需要独自应对种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独立成为了她们最宝贵的财富。它让她们在异乡孤立无援时,依然能够挺直腰板,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远嫁是一场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远嫁女性需要学会适应和成长。而经济独立,正是她们成长道路上最坚实的支撑。它让远嫁女性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保持了对生活的掌控力。
经济独立不仅意味着远嫁女性能够自给自足,更意味着她们在关键时刻能够拥有选择的权利。当父母需要照顾,或者自己遭遇困境时,经济独立的女性可以毫不犹豫地回到父母身边,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这份能力,可以让她们平衡亲情与爱情。
因此,对于远嫁的姑娘们来说,留一张“回程票”不仅是对自己未来的保障,更是对家人的一份承诺。这张“回程票”,可以让她们在异乡的生活中更加从容不迫,也可以在关键时刻给予她们回归的勇气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