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爱尔眼科医院提醒
翼状胬肉危害多“致盲眼病”需提防
●记者 夏咸芳

  家住咸安的黄奶奶10年前发现自己左眼长了一块白色的小“赘肉”,由于该“赘肉”并不影响视力,因此,并未引起黄奶奶及其家人的重视。随着“赘肉”逐年“长大”,黄奶奶左眼的视力也慢慢出现下降,今年更是几乎看不见了,后经医生检查,发现黄奶奶左眼的白肉,竟是翼状胬肉,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对此,咸宁爱尔眼科医院主治医师刘五洲表示,虽然翼状胬肉长出来时不痛不痒,但如果迁延不治,随着它逐渐长大,不仅会影响视力,甚至会致盲。

  ◆属常见眼科慢性炎症

  “临床中,很多患者像小刘一样在眼部胬肉生长初期都没有引起足够近视,等到胬肉已覆盖至角膜中央的瞳孔时,已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刘五洲介绍,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翼子”“man子”。是受外界环境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可以单眼或双眼发病。因其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故得此名。

  “很多患者常常会将翼状胬肉错认为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事实上,两者之间完全不同。”刘五洲表示,临床上,白内障是眼内晶状体混浊引起视力下降,而翼状胬肉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增殖变性引起的病变。

  ◆后期严重可致盲

  “翼状胬肉的发病原因和环境、年龄、生活习惯、遗传有关,患者通常为30到60多岁,偶尔也会发生在20多岁的青少年身上。其中,紫外线是诱发翼状胬肉发生的重要因素。”刘五洲医师表示,翼状胬肉常见于户外工作者、渔民、农民、海员、交警、清洁工、电焊工以及中老年人群,其症状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等,影响眼部外观及容貌,当胬肉向角膜中央进展时可引起散光,若遮盖瞳孔则将严重影响视力。

  此外,肥厚挛缩的胬肉可限制眼球运动。当胬肉浸润程度的加深,已深达深基质层,形成瘢痕,术后仍难以恢复到较好的视力状态,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失明。?目前,药物治疗只能延缓胬肉的进展,但不能让生长出来的胬肉消失,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并非一“刀”永逸

  在进行系列检查后,刘五洲医师为老人制定了“睛致”翼状胬肉手术方案,该手术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在传统胬肉切除的基础上联合“一人一式个体化”生物羊膜移植。

  “翼状胬肉手术并非一‘刀’永逸。”刘五洲称,在翼状胬肉手术后,由于创伤、感染或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刺激因素未消除,导致残余的结膜组织再次增生并侵入角膜的现象。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发生率取决于手术方式、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相较于传统术式,“睛致胬肉”是在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的基础上,再加上一层羊膜覆盖在移植组织上,以增强愈合和抗炎作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复发率更低,术后反应轻、恢复快,且可以适用于结膜组织不足或胬肉较大的情况。术后1周,黄奶奶右眼胬肉被干净、彻底地切除,角膜面光滑、平整,而且粘连的眼睑组织也恢复了解剖学上的原貌。

  刘五洲提醒,实施“睛致”胬肉手术,注意术后正确点眼药,同时注意手眼卫生、减少风沙刺激眼睛,做好日常防晒可以明显地减少胬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