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上拿的是什么?”临近放学,我举着刚下发的《防溺水告家长书》问道。
“门禁卡!”几个机灵鬼赶紧接话。
这是咱们班学生对第二天要收的《防溺水告家长书回执单》的戏称。学生的安全教育除了学校,更多的还是依靠家长的监管和保驾护航。为确保类似的《告家长书》能真正传达到每个家庭,除了班主任做好学生和班群内的家校宣传沟通,家长签署纸质《回执单》也十分必要。于是,第二天带着《回执单》进教室就成了学生口中的“门禁卡”了。但,一个班近60个学生,如何一个不少的尽快回收到位,成了班主任不定期头疼的问题。
“我们的约定还记得不?”我提高声音问道。
“今晚带回家和家长一起读完贴门上,回执单家长签好字明早带来。全班都带,老师奖励全班。谁没带或忘签字了,明天由他奖励全班。”大喇叭小晨边笑边大声张罗着。
“很好!天儿这么热,这次的奖励不如就定为——请全班吃西瓜吧!”
“好!”“可以!可以!”听到有西瓜吃,学生一个个眼睛放光。
“都记住啦?”我边笑着,眼睛很认真地扫过几个之前“请过客”的小迷糊们。学生嘴上应允着,眼神互相对视着仿佛暗示着“小心是你哦!”一边将《告家长书》仔细叠好,放进文具盒或书包夹层里。
“这么信心十足,看来老师明天钱包不保啊!”我捂紧口袋佯装卖惨,其实内心一点不慌。工资不高,心安的原因是目前为止,我仅“宴请”过两次。因为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小迷糊会主动买单。但最开始那种一早来收《回执单》,缺八九上十张,不是忘了就是找不着了,必要的时候还得打电话请家长来补签的现象再也没出现过。相反,学生、家长对类似家校共育的积极性比之前要好很多,对班级信息的关注度也高了不少。
关于“门禁卡”的约定,是在收不齐《回执单》几次之后,征求学生意见得来,也在家长会上获得家长认同,且每次会在班级群里提前告知。“请客”内容由学生和家长商量后决定,可以是购买小奖品,费用由自己劳动偿还,也可以是承担班级某项劳动一周。有了学生、家长的配合,第二天晨会《回执单》的收取就变成了一次“抓小迷糊”的班级互动。若是某个学生,此时全班会高呼一声:“谢谢XXX请客!”要是没“抓”到,瞬间就变成了“谢谢魏老师请客!”那声音,热情高涨到令人无法拒绝!
当一个人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到责任的重量时,他就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承担责任的必要性。经过多次观察,“小迷糊”们在经历一次“宴请”全班的经历后,责任和担当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人缘儿和自信心也连带好了不少。其他同学也在享受的同时,自我提醒着。
临近期末,天气越来越热,复习也乏了,正巧明天下午班级阅读分享会的奖品还没有着落,这甜甜的、解暑的西瓜,正合适!
明天“请客”的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