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普通人的“常规操作”,但对高龄失能老人来说,却是件大难事。
“我的身体像开了光一样!”助浴师王继红记得,第一次作为助浴师上门为柳山湖镇腊里山村一位80岁老人助浴时,老人不断念叨着这句话,让她感受到提供助浴志愿服务的价值所在。
这位八旬老人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致手脚严重变形,经历过三次手术,已有三年没有彻底洗过澡。因子女均在外地,平日只能由老伴帮助擦拭身体,“好好洗个澡”成为她说不出口的需求。
老人洗澡之困,是一个庞大而隐秘的角落。据民政部门统计,赤壁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10.53万人,占总人口的23.97%,有95.91%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其中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迫切,他们或无法独立完成洗澡,或亲属无力协助洗澡,只能被长期困于“老人味”中。
今年5月中旬,赤壁市启动移动式助浴车,对745名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人开展上门助浴服务。
赤壁作为省内首个配备移动式助浴车开展上门助浴服务的县级市,由赤壁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支持赤壁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定制采购专业流动助浴车,采取“护理员+助浴师+医护人员”方式,在上门助浴的同时,提供助护、助医、助餐等多样化居家服务。
“隐秘的角落”,正被助浴师们一点点走近。5月29日下午1点,一辆移动式助浴车和一辆载有分体式浴缸的车从赤壁城区出发,6名工作人员随车前往新店镇农村福利院和蒲首山村。经过前期需求征询和健康评估,此行要为4位高龄、部分失能老人和残障人士助浴。
“助浴不是简单的洗澡,在征询老人意愿和监护人意见后,还要进行远程预评估、实地再评估、助浴前准备、助浴中规范、助浴后清理,重点对老人身体状况、居家环境等进行评估,结合老年人和残疾人士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的助浴服务。”赤壁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程一琴介绍,每个接受助浴服务的对象都有专门的档案,记录身体情况和注意事项。
程一琴既是项目负责人,也是一名护士。途中,她根据导航提示,距离目的地还有15分钟时,提前启动了车上的水加热系统。
在蒲首山村独居老人余金秀家中,程一琴为老人进行浴前血压、心率、血糖、体温等健康检查并记录。各项检查显示正常后,助浴师张意珍开始为老人理发,助浴师王继红则在移动式助浴车上配好热水。理完发后,张意珍和王继红搀扶着老人走上便携式坡道,进入助浴车内洗浴。20来分钟后,老人洗浴完毕,在助浴师的搀扶下走下车。
当天下午,另一辆助浴车驶进了位于朱巷村的新店镇农村福利院。医护人员分别为92岁、89岁的孤寡老人和41岁全失能的特困对象开展浴前健康检查,助浴师们则将分体式浴缸搬进老人房间组装好,准备助浴。
92岁高龄老人吴珍元在助浴师的帮助下裹着浴巾躺在分体式浴缸的升降布上,洗头、热毛巾敷脸后,助浴师摇下升降布,让老人泡在热水中,随后开始给老人搓澡、按摩,过程中不时询问老人搓按力度是否合适。交谈过程中,老人逐渐放松身体,和助浴师聊起了福利院的生活。
“要特别细心,既要搓掉陈年老泥,又要避免擦伤老人身体,还要留意老人的状态。”程一琴介绍,助浴师队伍是在已经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的养老护理员基础上,再进行居家上门服务助浴师培训,组建起的一支由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服务队伍。
“关注高龄失能老人隐秘、沉默的困境,助浴只是一个开始。”赤壁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赤壁市曙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助浴车为切入点,把多样化、专业化的服务延伸到有需求的社会老年人家中,通过市场化运作,不断探索创新居家上门服务思路,以市场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匹配,擦亮“移动式养老院”品牌,帮助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