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智能无人系统野外测试基地在赤壁揭牌

  本报讯(记者王奇峰 特约记者但唐静)9月16日,赤壁中试谷·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揭牌,并举办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年度工作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江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潘德炉等见证揭牌并出席大会。

  这是国内首个智能无人系统野外测试基地,也是赤壁中试谷最先开工的项目,由武汉大学和赤壁市共同建设。项目位于赤壁市中伙铺镇,包括指挥大楼、天文观测塔、测试道路、无人机机场、无人船码头等,能够提供“空天地水”一体化测试场景,目前部分完工投用,预计明年5月全部建成。

  赤壁中试谷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建设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重点项目研究中心、中试工程放大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将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遥感和无人系统等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测试和应用场景,是光谷科创大走廊咸宁功能区重要支撑项目。自2021年12月动工以来,已成功引进院士团队2个、教授团队60余人、高科技企业30余家。

  赤壁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紧紧围绕“冲刺全国百强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共同富裕市”目标,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高标准谋划、高水平起步、高质量推进县域科创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将中试谷打造成科创平台、智创平台和融创平台的目标定位,逐步实施面向全国具有中试需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通过中试场所建设、配套园区打造,打通人才、资金链条,营造开放场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吸引专家、教授、企业家来赤壁创新创业,使之成为人才聚集地和科技创新新“洼地”。

  据悉,赤壁中试谷还将结合赤壁支柱产业,围绕“服务+科教”两个核心,布局无人智能测试、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生命健康四大中试测试组团,依托赤壁高新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布局中试放大工程组团与中试产业园区,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科创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