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水火箭并发射、观察影子的形成,玩影子游戏、用七巧板拼出西游记主要人物……4月12日,咸宁市小学科学教育推进会在市第五小学举行。为什么要重视科学课,科学课该怎么上,成为本次推进会热议的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咸宁市教科院院长汪永富。
■科学教育已在校园“开花”
当天的第五小学校园,都沉浸在一片科技的海洋中,教室里,学生们在展开无人机挑战;操场上,科学手抄报、科技小制作、航模展示、七巧板展示等,孩子们团结协作,体验科学的奥秘;在创客教室,scratch编程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大家讨论任务分配。
一堂关于“影子”的科学展示课,目标明确,将多学科融合,展现了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而如此丰富的科学教学内容和精彩的展示背后是第五小学多年耕耘科学教育的成果,也是我市小学科学教育的集中展示。该校从氛围营造到专业培训,结合“双减”精神,利用托管服务时间、假日社团活动等,分年龄段编写校本教材、分段实施,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向系统化实践。去年,咸宁市温泉中学入选全国首批“‘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咸宁市第五小学被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评为全国“科普筑梦 助力双减”试点单位。
■抓好小学科学不容忽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早在2017年1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于当年秋季开始执行。2022年又修订进行了系统性设计,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202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这是教育部少有的对具体学段一个学科教师培养工作的发文。要求调动高校及社会等各方力量共同培养专业化小学科学教师,优化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促进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汪永富表示,提高基础教育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尤其重要。着力培养中小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特别是跨学科综合教学、实践教学,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研制亟需的装备配置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这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之策,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科学教育发展有待推进
汪永富表示,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重要作用。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保护儿童好奇的天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思考、追问的意识,动手实践的综合能力。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素养,为科技强国打牢基础。
作为小学科学教育,承担着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作用。而当前很多学校受上级考评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不重视科学教育。在师资上,缺乏专业教师,以及教师数量不充足的现象。即使有教师,但教学方式陈旧,没有科学探索的过程,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实践的有效教学。其次,从硬件上看,科学教育条件保障不充分,没有对应的科学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等导致大部分学校科学教育流于形式。
汪永富认为,做好咸宁科学教育加法,就是要增加科学探究与实践,让学生放下反复的刷题练习,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去大自然观察,进实验室动手操作,增加丰富的实践体验。作为科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加强科学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拓展综合能力,从而做到尊重科学教育规律,拥有科学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