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志茹)眼下,正值白凤桃和湖景桃的成熟期,通山县闯王镇花门楼湾的20亩桃园已全面上市,但果农焦学和却十分着急,即将采摘的万个湖景桃严重滞销,如不及时销售出去,鲜桃就要面临烂掉。
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大源村花门楼湾对面的和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山上的桃园。“这个桃园面积20亩,产量估计超过3万公斤。今年由于雨水充沛、光照也好,桃子糖分、水分充足。”看着丰收的鲜桃,焦学和却满脸愁容。
2019年,57岁的焦学和因家中两位双亲都已90岁高龄,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他放弃江苏无锡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搞起种植业。
“我本只想种三四亩桃子,在家陪伴年迈的父母颐养天年……”焦学和指着眼前一片翠绿的果园介绍,他的父亲今年98岁,母亲100岁。回乡后,他发现村里有成片的荒山,妻子刘冬杏提议,村里有许多乡亲未外出打工,在家除了务农外,再无其他收入。何不将荒山承包起来,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焦学和在妻子的鼓励下,承包了20亩荒山,又联合了村里的5户家庭与他一起干起了果园,主种“白凤桃”和“湖景桃”。
焦学和种桃子的技术是从江苏无锡引进,他所培育的“白凤桃”和“湖景桃”与其他品种的水蜜桃相比,在外形、色泽和口感上有自身的特性,由于这两种桃营养价值丰富,肉甜汁多、含有多种维生素,价格偏贵于市面上的水蜜桃。
采访中,该湾的村民告诉记者,焦学和回乡后一直悉心照料98岁老父亲,因其父年事已高兼左腿行动不便,一日三餐,都要他端着碗喂。近3年来,焦学和的父亲多次生病,他一直陪床照顾,甚至其父大小便失常时,都是他手把手清洗,倒屎盆和尿壶,抱着去卫生间洗澡。
“树上还有10000余个湖景桃马上要采摘了,至今没有找到销路。” 焦学和说,这4年来他带领着5户乡亲创业,一直处于培育期,今年恰逢丰收,大家全指望这些桃子挣点钱,没想到面临滞销。
有需要的市民可以联系焦学和,联系电话:1937115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