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装样子、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
通山加强监督 提升实践活动实效

  本报讯(通讯员 李超)“我们是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麻烦将你的民情笔记拿我们看下。”“你们单位针对下基层实践活动收集的问题线索,已解决的有多少?有无重大急需待办问题?”……近日,通山县纪委监委各纪检监察组深入各乡镇、各县直单位开展走访、调研,以纪检监察“铁脚板”精神检查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自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以来,该县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科学有序,把实践活动与各单位工作职能、服务对象结合起来。县纪检监察干部认真践行为民宗旨,履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职责,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出实招、见真章,坚决打击装样子、搞花架子、搞政绩工程,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为推动下基层实践活动走实走心,县纪委监委通过畅通举报渠道、加强日常监督、压实清单式监督、强化监督检查、重拳查处问责等方式狠抓实践活动实效。督查各级党组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研讨确定任务清单,追踪任务落实的效果清单。同时,通过随机抽查,入户走访,电话询问等渠道与群众直接沟通,了解各级党组织实践活动落实情况,用实实在在的监督保障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监督别人,更要监督自己。县纪委监委在履行好监督职责的同时,带头深入一线,用心听、认真记、了实情,把准群众思想上的“脉”,以积极有效的举措为百姓纾困排忧,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民生无小事,实事系百家。开展实践活动,关键是‘实’与‘效’,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督促党员干部责任上肩,让实践活动更具质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