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老线杆 信号箱合一
咸安老街头顶再现蔚蓝天空

  本报讯(记者 见博 通讯员 徐鹏)6月2日,家住咸安区永安街道西大街社区西街的余师傅,逢人就不住称赞,“整治‘飞线’这个事情做得真是好,原先头顶黑压压的,天天都是‘阴天’,居住在这里都闷得慌,如今‘蜘蛛网’消失了,眼前一亮,心情也舒畅了……”

  西街是咸安区有名的老街、商业街,共有120户商铺和600余户居民,承载着老咸安人的记忆。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就搭起了木质线杆,通上了电话线,随着社会发展,又陆续建起了水泥线杆,如今,不足400米的老街,19根水泥线杆、木制线杆穿插而立,密密麻麻的悬挂着不同运营商的信号箱和各种“飞线”。

  “有些线和信号箱已经失效,但是没有人来处理,加上不断增加的新线,越建越多、越多越乱”西大街社区党委书记高林昌说,“居民们多方反映想改,但无从改起,成为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今年5月,随着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开展,咸安区将西街“飞线”整治提上了工作日程,经过多部门现场调研,确定了“弱电入地”方案——将所有的弱电线路入地,全面净化老街空间。

  “西街在2019年时就通过老旧改项目建设了弱电管道,由于涉及的线路复杂、用户多、运营商多,无法将线路入地”,永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勇说,“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了解到群众整改意愿强烈,愿意暂时断网处理,经过多方论证,终于拿出了解决方案”。

  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咸安区政府按照“一家牵头、各负其责、简洁美观、安全规范”的工作原则,由省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负责施工,永安街道负责协调,各运营商负责入户信号,经过埋线、装箱、剪线、入户等过程。

  5月26日,随着吊车吊臂的移动,一根根弱电线杆依次拔除。“‘黑线杆’拔掉了、‘飞线’剪没了,道路通畅了,安全隐患解决了,学生出行也得到保障。”坐落于西街中段的咸宁市第二小学校长梅冬丽说道。

  如今,西街上空杂乱无章的弱电电线已经不见了踪影,管线入户布局有序,四合一信号箱设置规范,空间环境整洁美观。“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运营商做好规范网线入户工作,还群众一片‘无线风光’”,省楚天视讯网络有限公司咸宁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