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闯王镇坳坪村按照“科学规划,生态宜居,整洁有序,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开展森林乡村创建,家园美丽宜居宜业,组组有资源,湾湾有特色。
■环境整顿治理,打造村居示范村
坳坪村的道路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边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让人身心愉悦。
当地干部和村民说,几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路边、田边和房前屋后,经常垃圾成堆,脏乱不堪。
村支书徐小明介绍,为充分发挥村支部39名党员党建引领作用,村支委通过多年摸索总结,创新推出“党员1+10联系户”模式,每个党员负责10户左右农户包保责任制,具体包括环境整治,护林防火、疫情防控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工作。
为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2013年开始,坳坪村立足实际、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以问题为导向、对标整治,持续、深入推动。制定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实行“门前三包”制度。2022年,将7个自然湾保洁员数量增加到了14人。通过闯王镇设立的公益性保洁岗位,专业保洁公司对全镇垃圾集中清运、集中处理,实现了村组垃圾日产日清。
在坳坪村2组,一条环村游步道全长1.2公里,路宽1.7米,将村湾连接在了一起。由村集资20余万元的游步道沿村山边,小溪而建,周边环境幽美,空气清晰,游步道凉亭可供人休息。
在森林乡村创建方面,采用实生苗、容器苗、全冠苗、原冠苗造林。四旁(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乡土树种使用率达到80%以上。宜林荒山实现应绿尽绿。庭院绿化户数比例达到25%以上。积极开展古树大树后备资源保护,乡村范围内的风水林、村片林、古树名木、大树等落实保护责任和措施。天然林、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有明显的保护标志和明确的保护措施。森林火灾预防扑救措施有效,责任落实到位,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坳坪村于2017年、2019年被评为全县红旗村。山下吴湾更是连续多年来被评为“环境示范点”。2015年,坳坪村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美丽乡村”试点村。2020年被评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荣获“咸宁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度“湖北省森林乡村”称号。
■矿山复绿兴业,打造农旅产业链
在坳坪村风坳山上,杨梅树布满整个山头,郁郁葱葱。“这里原来是一片硅矿山,挖得到处是洞,对周边水、空气都有影响,群众很有意见。”坳坪村村支书徐小明说。
2016年后坚决关闭矿山并进行全面复绿。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坳坪村牢固树立“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理念,依托当地资源、地理、气候等优势,把那满目苍痍的大山进行重点治理,打造楠竹、红枣、杨梅产业园、石龙观瀑布景区的“三园一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有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目前楠竹园规模2000余亩,以加工、开发楠竹、竹笋制品为主,年收益达100万元。杨梅园占地面积300余亩,一期已经开始采摘,同时还种植有脐橙、红枣等多品种水果。先后被评为“咸宁市特色产业示范村”、“咸宁市科技扶贫基地”。
坳坪村六组十一湾,组组有资源,湾湾有特色。山下吴湾有国民党县政府旧址,上陈湾有乾隆时期五品锦衣都蔚的古墓双塔,有通往大九宫的上陈大峡谷,有台商开发的仰天堂休闲度假风情山庄,有天翔旅游公司开发的沙龙观景区,还有杨穹的山上水库,有素称九宫山第一宫的朝山殿,一湾一特色,一湾一品,湾湾相连,形成了风格多样,风景各异,特色不同的景点,游客能欣赏到各具特色的风景。
坳坪村通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探上陈峡谷,览铧福风光,观石垅奇景,歇杨芎农家”的旅游格局。由营林生产为主体的单一经营发展为聚休闲、养生、度假、探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经济体系。随着九宫山新游客服务中心的落地和启动,咸九高速的建成与通车,乡村民宿、农家旅馆、农家乐等餐饮设施以及腊肉、冬笋等农产品集散一条街必将迅速发展,届时一个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特色山村将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