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杰:扎根乡教报桑梓
●图/文 记者 葛建伟

  近年来,在咸宁市第十五小学(白鹤小学),只要一提到该校 3(2)班数学科任教师蔡杰,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他在多次摘取浮山教育总支、咸安区教育局授予的“教坛新秀、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多顶荣誉桂冠后,2021年教师节,他再次获得“咸安区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5月9日,记者带着羡慕之情,敬佩之心,走进该校“零距离”采访了他。

  ■他本可以“脱贫致富”,可他说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家乡教育

  咸宁市第十五小学地处咸安区浮山办事处(原龙潭乡)白鹤村,原名就是白鹤小学,是一所边远的乡村小学。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开发,白鹤村虽然较以前相比有所发展,但还是远离市区,是浮山办事处唯一的农业村。在乡村从教24个春秋的蔡杰,是位土生土长的白鹤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从咸宁地区财税会计学校毕业后步入教坛,先后在龙潭乡三班口小学、蒋家洞小学任教,2003年调入该校任教至今(其中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在桂花镇柏敦中心小学支教)。20多年来。他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立志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生。当天,记者走进他家,了解到他爱人无工作,养育有两个孩子;仔细一瞧,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是那幅发黄的婚纱照,最贵重的是那台旧空调。

  蔡杰从教以后,有多次“脱贫致富”,离开教育的机会,可由于他对教育“一往情深”,特别是对家乡教育的热爱,致使他始终坚守家乡校园教书育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播洒在家乡的土地上。

  上世九十年代末,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蔡杰,接到远在广东深圳闯荡的同学电话,诚邀他去深圳一起发展,并许诺每月工资不低于他教书工资的3倍。面对这么大的诱惑,蔡杰思考许久后,断然谢绝了。他对同学说:“我家乡的教育需要人,我不能为了‘钱’,而让乡亲们失望啊!”

  时间的年轮转到2009年,一位热心的亲戚提出帮助蔡杰调入城里学校任教,可蔡杰眼前立即浮现出村里父老乡亲那一双双亲切期望的目光,想到自己所教的那群纯朴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心里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他微笑地说:“谢谢您的好意,我觉得这里教书还可以。”

  ■他常说,爱学生应胜过爱自己的孩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9年,蔡杰担任2(1)班主任,班里学生刘涵(化名),性格孤癖,纪律松懈,不合群,爱打架。于是,蔡杰及时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到,刘涵这种性格的养成,与他的家庭影响有关系。他从小就没有爸爸,与妈妈相依为命,妈妈在工业园务工,早出晚归,家里常常只有刘涵一人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从此,蔡杰总是特意地去关照刘涵,向其他同学讲他如何聪明能干、如何懂事孝顺,树立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他补习功课,教他如何合理利用时间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刘涵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得也越来越好,成绩逐渐步入班上“第一方阵”。

  ■他工作求真务实,锐意进取,顾大局,识大局,事事创先争优

  采访时,记者获悉,蔡杰无论是担任语文、数学科任教师,还是担任班主任工作,都做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事事创先争优。在历次统考中,他都与学校老师们一起立足小学考试实际,研究命题走向,分析出卷老师风格,收集各校考试重点,锁定考试范围,使学校统考成绩一直处于优良之列。在单科教学中,他认真备好每一课,讲好每一课。可谓面面俱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深受学生们欢迎。他所带的班级,在历次考试中,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其中,他所带的5(2)班数学在镇(处)级期末统考中,荣获“第一名”;他撰写《关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反思》荣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乐于扎根家乡教育,真情呵护每一位学生,工作处处创先争优……”陪同记者采访的该校校长邵建红一边盘点着蔡杰身上的亮点特色,一边发自内心地说:“他是‘扎根乡教报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