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1日 星期
露天电影
■程应来(阳新)

  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童年时光。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在一次次繁星满天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相约着去看露天电影。

  露天电影就是在室外放的电影,流行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农村一般在晒谷场、学校操场等公共场所,采用放映机和活动幕布进行投影和放映,其费用由单位或个人承担,观看者不需要买票,可以随意进场观看。

  村里要放映露天电影的时候,总是在上一天就开始用广播喇叭通知。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把整个村庄笼罩得异常安静,袅袅炊烟缓慢地升腾着,忽浓忽淡,且越升越高,直到飘散在空中,似乎凝聚成了朵朵白云一般。“各位父老乡亲,明天晚上,将在大队的晒谷场放映电影……”大喇叭一喊,孩童们立刻停止了玩耍,妇女们立刻停止了做饭,男人们立刻停止了脚步,都洗耳倾听着。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在农闲时节,大人小孩都聚集在晒谷场,聚精会神地看电影,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到了第二天,各家各户都早早地吃了晚饭,然后,邻居之间都相互邀约着拿了板凳和一些零食,抢先去占据一个好位置。而那时候的零食,无非都是些香瓜,柿子和瓜子一类的东西,大家坐在那里,一边吃着,一边唠着家常,等待电影开映。孩子们则三五成群地玩耍着,嬉闹着,跑到放映机的前面,比划着各种姿势,让自己的影子投到屏幕上,心里便是万分的激动和自豪了。

  很快,天色就黑了下来,满夜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人们差不多都开始安静下来,巨大的音响效果响彻夜空,白色的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北京电影制片厂。然后就是电影的名字《骆驼祥子》,这是大人们最爱看的电影了。影片讲述了祥子作为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力车夫,历经三起三落,秉着“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的信念,为之努力拼搏的故事。令人记忆深刻的还有《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的同名自传体小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这首主题曲一直流行传唱到现在。

  我们孩子最爱看的电影当然是历史战争片,尤其是那部《血战台儿庄》,单兵的拼刺、小分队的巷战,大部队的交锋,漫天漫野的硝烟、轰隆隆的爆炸声、震天动地的枪炮声,那悲壮的战争画面让我们从小就记住了一个道理:为了祖国,我们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露天电影是几代中国人共有的记忆。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当时,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一面洁白的幕布、一个沉默不语的放映员、一束静静的光、自己搬来板凳抢位置的人们、几棵歪歪斜斜的老柳树、登高爬墙的孩童……这些便是露天电影最集中,最精彩的场面了。孩子们则尤其喜欢在换片的“中场”,跑到摄影机前,把自己的影子映在幕布上,那感觉甭提有多美,有多自豪了。

  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露天电影了,取而代之的是环境优雅,品味高端的电影院,还有电脑和手机等等智能产品。但是,在视频上看电影已经远远不及当时看露天电影时的激动和喜悦了。真的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重新回到孩提时代,重新回到故乡,回到那个小村子的晒谷场,晚风徐徐的吹,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边玩耍着,打闹着,一边去看电影。

  我怀念我的童年时光,但是,我更怀念那一场场露天电影,那是生命中不可涂抹的岁月,更是永难忘却的乡愁。

2022年3月21日 星期

第13版:花海泉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