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5日 星期
“咸宁好人”熊玲
十年志愿情 温暖驻心间
●记者 丁婉莹

  “防疫检测要认真,卡点卫生也不能大意了。”1月27日一早,熊玲就来到高速咸宁北防疫检查点,对下高速口的车辆例行检查。

  在市公路管理局工作的她对于目前这种往返于单位和值守点的工作状态早已习以为常,毕竟疫病一日不去,他们的防守任务就仍旧艰巨。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忙碌的身影之后,熊玲还默默地做了十年的志愿者,起初好多年甚至连她的同事朋友们都不知道她还自行“认领”了这样一重身份。

  熊玲2012年参加义工组织, 2016年组建了咸宁市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很多人都认为,志愿活动是给他人送去关爱,而对于熊玲来说,志愿服务远不止这些,这些年在做公益的路上,她自己也收获着一份又一份的感动和温暖。

  2014年的一次活动中,她结识了孩子小爱(化名)。小爱两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只留她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虽然家贫,小爱奶奶却不求不靠,凭着一股韧劲靠捡拾垃圾的微薄收入养育着小爱,志愿服务队的到来给了祖孙两人温暖,可小爱奶奶嘴上总是时刻不忘记挂他人“我们日子还过得去,这样的关怀要给到更需要帮助的人啊。”

  还有家住横沟桥的一对夫妇,每次志愿服务队去帮扶,总能受到这对夫妻载歌载舞的欢迎,欢快的歌唱、悠扬的二胡,是他们对志愿者最美好最善意的回复。

  那次,志愿服务中,双溪福利院的一名花甲老人,口述长长的一段感恩词,致谢政府关爱、感谢党的关怀;那次,同去参加活动的鄂高学子,在帮助他人后深有感触,一回家便与同学老师们分享了做志愿服务的体会;那次,活动还未结束,就被大桥小学的孩子们围着问起:下次,你们还来吗?那些次,在马路边走着,总会被陌生的面孔认出,热心捎带一程……

  每每想到这些,熊玲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阵暖意。此时此刻,再多的不理解和困难的屏障都会消散不见,她会再一次元气满满地穿上那件红色的“铠甲”,投入到下一次关爱的行动中。

  在这群“红衣”队伍中,总有人加入,总有人离开,十年了,能坚持下来的人都不容易。平日里,熊玲大部分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做义工一般都得占用周末的时间,自然也就少了对亲人的陪伴,家人也有过不理解,但慢慢地被她的执着感染,丈夫也会偶尔同她打趣道:“你这志愿服务的功勋章里至少也有我的一半吧”。

  家人的支持,社会的力量,成全了她的爱心。涓涓暖流走村串巷,她和同伴们会继续将爱心播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2022年2月15日 星期

第06版:城事汇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