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 星期
市“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我市城市建设和小区管理——
凝心聚力共建美丽幸福家园
●记者 黄兰芬
记者毛亚轩/摄

  在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分组审议和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代表和委员们围绕项目审批、房地产建设、新型建筑模式推广、住房验收、小区管理等方面,纷纷建言献策,期盼咸宁越来越美。

  刘永利代表

  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手续

  如何进一步简化建设项目审批手续?刘永利代表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项目审批继续减少资料提交,各部门及部门内部之间实现有些共性资料共享。各部门内部明确项目审批由一个窗口或科室受理全部资料,内部办理流程由部门自己走完,省去企业去一个个科室跑腿的麻烦;

  项目联合验收应以线下验收为主,各相关单位针对负责内容现场验收核准,开具验收合格意见后,减去验收内容传到线上这一环节,这样可以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间;

  根据项目的实际性质,减少项目环评、安评、水保、检测等第三方公司的介入,一般性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承诺保证即可,实行相关职能部门对事后进行监管为主的审批管理方式;

  继续减少一些审批环节的前置条件,不能因为一些小事项未办完而卡住,对不影响后续办理的情况下,允许容缺先行办理,再行补充的人性化操作。各部门不管线上还是线下办理,都给出明确的办理时间期限。

  夏敏代表

  严控城区山体周边开发行为

  夏敏代表说,我市中心城区山体众多,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与城市、河流形成了“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水绕城转、人在画中”独特的城市风貌,赋予了咸宁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天然资源禀赋。

  夏敏代表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要对城区山体周边、沿河岸线的开发建设行为,尤其是对其周边建筑的高度、色调、风貌等要进行科学统筹和严格控制,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

  严格控制山体周边开发建设行为。规划审批和项目建设单位应严格执行《咸宁市城区山体保护规划》和《咸宁市城区山体保护条例》,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城管执法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对中心城区内纳入保护名录的山体的周边建设项目进行清理,对建筑退让和楼层高度等明显违规的项目予以纠正、整改,对规划已经批准尚未建设的项目及时调整规划,对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进行严格控制,对有关违反规定审批、监管不到位的单位和公职人员依法追责处理。

  立足“山水”做好城市景观文章。城区范围内大小一百多座山,每一座山就是一座城市盆景。依托淦河资源,通过山体公园建设、山体小游园建设以及山体绿色植被建设,进一步提升山水颜值;对中心城区内可视情况较好的山体,作为城区景观山体打造,严格控制其周边高层建筑的高度,提出具体限高要求。控规编制单位在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城市景观要求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近山区域的建筑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等控制要求;合理划定环山路下一定范围作为山麓缓冲地带,并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傅善义委员

  推广集成装配式建筑

  傅善义委员说,先在工厂车间生产好墙体、楼板、梁、柱等建房零部件,然后运往建筑工地拼装的新型集成装配式建筑模式,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现场水泥浇筑式建筑所面临的污染、扰民、浪费等问题,节能又环保。

  傅善义委员建议,在全市范围内采用集成装配式建筑模式并积极支持相关新技术研发,具体做好三点:

  政府、部门做好协调统筹工作,谋划由拟新建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作为示范,在招标时优先选择有集成装配建筑资质的企业,并予以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在公共建筑的示范和引领下,将集成装配建筑模式快速拓展到各个领域(电力、水利)的建筑和构筑物,拓展到市郊和乡村的住宅建筑;

  目前集成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尚处于始发状态,普遍认为集成装配式建筑技术只适用于多层、小高层建设。在我市以多层建筑和小高层为主的现状下,可以大力打造集成装配式建筑的示范城市。同时,大力鼓励和支持相关技术研发,使我市处在有利的战略高度,这样也可以获得国家相关部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政府需鼓励相关技术研发机构的成立,并建立专项的研究开发基金。

  朱辉委员

  规范房屋销售和验收工作

  如何规范新建住宅小区验收工作?朱辉委员建议由市住建局牵头市直相关单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针对新房销售环节突出问题,制定趋严、趋紧的全过程监管政策。完善新建商品房项目的售前指导、售中巡查、售后检查等监管体系;

  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严格按照销售方案开展销售,并加强销售现场责任人和销售人员监督,要求他们对销售行为负责。在代理销售活动中,明确房地产开发企业和经纪机构权利义务,坚决遏制商品房销售环节虚假宣传;

  强化新建商品房样板房管理,完善商品房销售的信息公示,加强销售资金管理;

  新建商品房交付前公示交付流程,未能如期交付的履行告知义务,交付后的质量保修义务按照消费者权益法执行。对于私自更改规划的住宅小区不得验收通过。对于已经交付的房屋和设施的不规范之处,相关职能部门应责令开发商或物业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商品房交付方案、竣工验收资料及测绘成果证明文件应在交付现场张贴,网络平台公示不少于30日,开发企业在实施交付前应配合买受人查验所购房屋,不得以缴纳相关费用作为买受人查验房屋、办理交付手续的前置条件。

  周方亮委员、陈涌委员、马辰委员

  将闲置农房用于发展康养产业

  周方亮委员说,利用农村闲置房产来发展康养产业既可以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又可以盘活农村闲置房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周方亮委员、陈涌委员、马辰委员共同建议,政府出合相应政策支持企业利用农村闲置房产发展康养产业。推动闲置资产发展康养产业,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很大,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成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农业农村、民政、卫生健康、文旅、市场监管、环保、金融、国资等部门参与,建立工作多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创新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政府购买养老类服务时对各种类型的企业一律同等对待。对于盘活利用闲置资产发展康养产业的企业,在用地、税费减色、政策性奖补、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激励和扶持。对于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农房达到一定规模,养老床位建设标准符合一定要求或利用闲置农房改建老年人照料中心、康养基地的,给予一定政策性奖补。

  三位委员还建议,破除农村闲置房产发展康养产业体制性障碍。确保农房所有权归属农民的前提下,可放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使用权,使其在更大范围、更多主体间流转。允许农民自身、合作社、市场主体、政府等多主体共同参与闲置农房开发利用。

  章冰委员

  加强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的考评机制

  如何加强小区管理,提升居住满意度?章冰委员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行业主管部门应全力推进业委会、居委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促进小区有效的监督机制,引导和规范业主正确维护自身权益,规范物业管理决策过程。社区职能部门应挂钩属地小区物管,加强平时性监管,建立社会管理联动机制,小区物管出现问题,由社区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

  审计部门按照对公共资金进行审计的要求,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财务监管力度,扩大监督范围。审计力量不足时,由职能部门公开选定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辖区内物业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定期进行审计,街道社区督促物业公司定期对服务内容、标准、收费依据及用途进行公示;

  引入第三方评测机构对物业公司予以评审考核,定期考核物业企业的履职情况,对物业企业进行量级评定,定期公布物业企业全区排名。对群众投诉多、尽职履责不达标的物业企业上报给主管部门,给予降级处理,并责令退出物业管理;

  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质价相符的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强化小区物业服务的常态检查监督,对收费标准高但达不到要求的物业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整改。与征信体系对接,对拒缴物业费的业主加强教育引导,敦促按时缴费;

  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破坏房屋结构、违章搭建、违法改变物业用途或破坏环境,侵害业主公共利益等违法行为及时介入,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2022年1月12日 星期

第08版: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