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生于1952年,即将步入人生的古稀之年。他们相识于少年,相知于青年,相伴近五十个春秋。一路走来,他们互敬互爱,琴瑟和谐,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父亲很早便步入社会,一辈子,他始终秉承一个信念: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在单位,他诚恳待人,努力工作,年轻时,经常被领导外派出差,身影遍布各地。父亲对单位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眼中,单位就是自己的一切,在家里的相册中,有好多父亲在单位的照片,有站在单位的大门口的,有坐在办公桌旁的,还有作为职工代表参加各种会议的……无论哪个场景,父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相册中有一张父亲板着脸的照片,那是我们一家在照相馆拍全家福,父亲被照相师傅摆弄得无所适从,脸上现出无奈和抵触的表情,那表情一如他的为人,父亲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不习惯受人摆布,更不习惯阿谀逢迎,一生清清白白,光明磊落。他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不能做任何逾越“规矩”的事,至今我还记得,当年因为顶撞邻居伯伯被父亲打得鼻子出血的事,他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母亲写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盘,口算准,记忆好……她是被那个时代耽误的人才。小学时,因为成绩优异,母亲被保送到咸宁二中(原咸宁高中),后来却因为“文革”,母亲失去了正常读书的机会……工作时,因为与父亲两地分居,母亲独自一人带着幼小的我在农场,经常把我寄养在别人家里。最终,母亲托人找关系调到了父亲的单位,身份由国家干部变为了工人,后来,因为体制改革,下岗失业。即便这样,也没有把母亲压垮,摆摊、承包、开店……母亲靠着勤劳和智慧,一切从头再来。
母亲非常民主,她尊重我们的想法,在学业、工作、择偶这些大事上,她始终站在我们的角度,征求我们的意见,支持我们的决定。母亲用她的乐观、民主,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帮助我们建立战胜一切的信心!
母亲非常好学,接受新事物非常快。年轻时在几个姨妈当中,她是唯一 一个能凑角打牌的好手,年老了与同学聚会,为了更好地跟同学交流,更好地记录和同学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她又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微信、抖音,玩得不亦乐乎……
从小到大,父母亲在我和妹妹面前,虽然有过争吵,但更多的是相互尊重,相互扶持。小时候,母亲的工作时间不太固定,经常是两班倒,顾不上家庭。父亲无论再忙,也会抽出时间为我们做饭、洗衣,在母亲身体不适时,他总会把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至,甚至还得了“**牌洗衣机”的美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听母亲说过父亲的两次流泪,是母亲生我和妹妹时,因为难产,医生向父亲下病危通知,父亲不知如何是好,流下眼泪。父亲第三次流泪是母亲子宫肌瘤手术时,因为肌瘤大,母亲又有高血压,原本一个简单的手术却做了四个多小时,我和父亲守在手术室门口,父亲蹲坐在地上,眼泪不住地留着……那一刻,我才真正读懂了父亲对母亲的爱,读懂了这个外表看上去无比坚强的男人内心的脆弱。
作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父母用他们的行动为我们做好表率,他们孝亲敬老,团结家人,无论家族中哪里需要帮助,他们都会义无反顾,无怨无悔。母亲曾告诉我,当年姨父转业回家,一家五口一时没有住处,父亲就把自己的宿舍让给他们住。两个舅舅刚工作没有住房,母亲就让他们住在我们家,把卧室改成集体宿舍……父母亲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默默地影响着我和妹妹,教会我们最朴实的人生哲学,让我们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