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频繁,气温一路走低,感冒的人数也明显增多。很多人出现感冒症状后不愿意吃药,那不如试试下面几个治疗感冒的食疗秘方。
葱白粥:流清涕、鼻塞
将大米煮熟后,放入切好的一根葱段,熬煮10分钟即可。大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发汗驱寒。热粥也有利于驱寒气,辅助发汗,还能养护胃肠,帮助消化。每天两次,糖尿病人群食用时要注意搭配新鲜蔬菜或粗粮。
西芹炒百合:症咽痛
鲜百合洗净剥瓣,西芹洗净切片,二者焯水备用。锅中油温合适时,放入百合和西芹翻炒,临出锅时放入盐调味。西芹中富含维生素C,能参与产生对抗感冒病毒的抗体,缩短病程。百合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可润肺和缓解咽痛。
生姜水:咳嗽
将一两左右的新鲜生姜切碎捣成泥汁,冲入250ml左右的开水,放凉后饮用。鲜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咳祛痰的作用。生姜中的姜烯、姜酮混合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发汗解热的作用,可总体上缓解感冒症状。
白萝卜汤:缓解头痛
白萝卜洗净,切成5毫米左右薄片,加入水中熬至沸腾即可饮用。感冒后,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疼难忍等症状,此时的身体正与病菌“作斗争”,极容易产生内热。而白萝卜“去邪热气”的效果十分明显,这时喝点白萝卜汤是最管用的。
胡萝卜红枣汤:预防风寒
红枣洗净,温水浸泡一段时间。再加适量清水,用小火将胡萝卜和红枣煮熟,加冰糖调味即可。胡萝卜富含类胡萝卜素,能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的致病因子,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食物固然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轻的感冒也的确可以通过食疗来改善,但重的感冒肯定需要吃药来达到治疗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孕妇或者有基础病的特殊人群,建议及时看病。
(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