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 星期
回家团聚正家风,桂乡传唱“女包公”
《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唱出廉政好声音
●记者 杜培清 通讯员 罗利民

  “共产党打天下不为特权享,为的是百姓幸福民族复兴。假如我徇私情包庇你,岂不丢掉了革命的初心? 家事管不好如何理国事,身边人不正又如何正别人?……”连日来,由咸宁市、咸安区纪委监委联合咸安区文旅局、咸安区楚剧团创作的廉政文化小戏《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到6个县市区巡演,观众在与剧中人物的共情中重温历史,被新中国第一任监察部长钱瑛清正廉洁的品格深深打动。

  聚焦“亲情”,诠释家风

  《钱瑛和她的亲人们》由湖北省艺术研究院一级编剧朱永山创作,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二级演奏员黄文俊作曲,武汉汉剧院艺术室副主任、一级演员刘丽担纲导演,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国际与继续教育学院书记、一级演员陈笑洁扮演钱瑛。

  戏剧以解放初期,钱瑛与亲人们有了一次难得的团聚为背景,围绕侄儿想找钱瑛开后门帮忙找份好工作,二姐想将装有地产、田产的箱子放在钱瑛的家里,以此逃避土改,都被钱瑛严词拒绝的故事展开。通过疑箱、审箱、开箱、送箱一系列剧情的演绎,展现钱瑛坚持党性原则、铁面无私的品质。

  档案资料里记载的钱瑛的故事都很短小,小中见长,小中感人,并不适合进行戏曲创作。朱永山前后查阅了关于钱瑛大量的文字资料后,又走访了钱瑛的故居、钱氏宗祠,寻找隐藏在乡村深巷中的红色历史,感受钱瑛的革命情怀,从内而外接受了一次红色革命精神的洗礼。

  情境是戏剧作品的基础,在诸种因素中,最重要的、最有活力的因素是人物关系。朱永山在读懂、消化史实资料的基础上打散、揉碎,找到钱瑛和亲人这个点和内在的逻辑,以二姐提来的箱子为重要线索,把重心放在钱瑛的心路历程上,以情入戏、以情感人、以情化解矛盾,思想的深刻性以及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留下强烈印象。

  戏曲长于抒情,这部剧的旋律都围绕着一个情字展开,在腔系中融入咸宁山歌音乐元素,非常动听。在节奏处理上,音区以下行为主,层层递进,前半部分唱出了钱瑛因为平时工作太忙,不能陪伴母亲的愧疚;高潮部分,钱瑛的核心唱段则旋律伸展,当唱到“共产党”时旋律上行,歌颂党像母亲。

  艺术演绎,心灵的洗礼

  作为新中国纪检监察工作的创始人之一,钱瑛被党内尊称“钱大姐”,群众誉为“女包公”,刘少奇评价她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好同志”,周恩来赞扬她“铁面无私”,邓小平肯定她“大公无私,能坚持原则”来看 ,她的工作能力、胆识和人格魅力都是让人尊敬的。

  在琐碎的故事中,如何很好地嫁接,让观众能近距离地观赏剧情,树立了钱瑛的光辉形象,是刘丽在导演、陈笑洁在表演虑得最多的问题。刘丽说,“钱瑛是一名地下工作者,由于工作的隐蔽性,她在无名的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们无从得知。”

  在排剧之前,她们与朱永山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进行创作,从人物性格、创作方法、创作演绎上都进行了艺术的处理和演绎,在突出传达思想主旨的前提下,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冲击力和吸引力。

  刘丽表示,剧情的起承转合,要慢慢地推、慢慢解扣,“最妙的是剧中因剪刀设计的一个闪回,在交待钱瑛抗婚、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的同时对当下与二姐的冲突合情合理地进行解扣,最后二姐思想转变,钱瑛以身作则的作风与家风家训一脉相承,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

  《钱瑛和她的亲人们》是一部现代戏剧,不比传统的袍带戏,可以自由发挥,扮演钱瑛的陈笑洁刚排演时,由于情感、节奏把握不到位,总是感觉自己是飘的。

  “钱瑛的故事很震撼,只有深入了解了才可能理解,才会有舞台上的新创作。虽然我们与钱瑛生活不同的时代, 但是人的情感是相通的。”陈笑洁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地翻阅钱瑛的传记,向生活要灵感、要表达、要发现,从姿态、心态、情感、语言重音等多个方面揣摩、去体现、接近钱瑛的真实形象,找到内心那种根的感觉。

  当听到观众说她演出了钱瑛干练利落、细密周到的精神和修养时,陈笑洁如释重负,“虽然只有半个小时的演出,但是这个戏既是我们内心的需求,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演员肩负的责任。”

  红色赋能,凝聚奋进力量

  《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创排成功后,先后到6个县市区演出,受到观众的喜爱。

  在清廉赤壁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赤壁市残联理事长张亚文在看完楚剧小戏《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用小戏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钱咸宁老一辈革命家钱瑛优良工作和生活作风,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让廉洁自律真正扎根于党员干部心中。”

  在通山巡演时,不少观众看完后流下了热泪。“这部戏剧贴着人情人性表现信仰的力量,通过塑造有温度、令人信服的钱瑛形象,让红色文化鲜活可感,让廉洁家风入脑入心。”通山县纪委工作人员对《钱瑛和她的亲人们》予以高度评价。

  “《钱瑛和她的亲人们》戏剧政治性、廉洁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是我市廉政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与展示。”在崇阳,在通城,观众对《钱瑛和她的亲人们》好评如潮。

  “人们常说上海领时代潮流,广东开风气之先,100年前的咸安,革命运动也是走在全国前列。”咸安区文旅局局长李志强说。

  他罗列了一系列从咸安走出去、如雷贯耳的早期革命家的名字:1924年,红色教育家钱亦石在董必武、陈潭秋介绍下入党,成为早期共产党员;聂洪均在1926年领导成立中国共产党咸宁县第一个党组织——咸宁县特别支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大革命的紧要关头,钱瑛无惧国民党反动派“清党”反共恶浪,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

  “咸安红色历史资源丰富,为什么大家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原来对红色文化、红色资源挖掘、宣传力度不够 ,缺乏整合与共享,限制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李志强介绍道。

  今年来,咸安区文旅局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把党的伟大历史成就、本地革命战争时期英雄事迹和先进典型事迹融入到文艺作品中,继推出红色微电影《 最后一级台阶》,又打造了廉政楚剧小戏《钱瑛和她的亲人们》,诠释我党光荣历史,献礼建党百年。

  李志强表示,“党的百年历程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和太多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发掘、去表现。我们打造这部廉政楚剧,就是要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发展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饱满的热情,为咸宁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2021年9月29日 星期

第16版:今视点 上一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