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3日 星期
一筒楠竹酒 满腔桑梓情
——李华良与他的楠竹仙酒
记者 傅辉 通讯员 宋礼勇

  一个传说激发他的创业欲望,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成功把美酒“种”在活竹里,并由此打造出一条富民的产业之路。他就是湖北药姑山生态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李华良。

  传说与现实“结合”

  “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曾听村里老人说过竹酒的故事”。李华良告诉记者。传说当地祖辈人上山采药时,曾看到过瑶族人从竹子中取酒出来,见到有人便会友好地招呼他们一起品尝。那带着竹子清香的美酒醇厚甘甜,让喝过的人久久难以忘怀。这一神秘而带着动人色彩的传说,曾引发李华良孩提时代的无限遐想,“竹子能长出酒来”的想法,也渐渐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并不停翻腾。

  在茂林修竹中长大的李华良,当看到家乡满山的竹子被闲置时,他就有些坐不住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当地楠竹向第二、第三产业“嫁接”,实现融合发展,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楠竹的产业附加值,带动村民致富。长年在外打拼的李华良深知这一点。具体从何处着手?李华良很快想到了酿造楠竹酒。

  创业的第一件事,是找到竹酒的酿酒工艺。于是他深入药姑山遍访当地老人,听老人们讲述有关楠竹酒的点点滴滴,越听越开心,越听越心动,在此过程中他记录下了不少素材,却都是抽象的,并没有明确说明竹酒的酿造方法。即便如此,满怀期待的李华良还是毅然决然地拿出所有积蓄,2010年在通城承包了一片竹林,然后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他的竹酒研发和产业化之路。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投入,再失败,再投入,直到2013年,李华良的第一批“楠竹仙酒”样酒终于成功酿造出来。

  美酒与活竹“共舞”

  “与其他的酒不同,我们生产的楠竹仙酒是以药姑山海拔1200米的原始竹林的鲜活竹子作‘容器’,将高粱原浆酒注入嫩竹竹腔中,由此竹子的成长与酒的发酵过程‘合二为一’,数月或一年半之后,这种在活竹中‘种’出来的酒便兼有了酒的特色和竹子的清香及营养。”李华良介绍。

  不断的探索创新,李华良和他的湖北药姑山生态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楠竹仙酒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公司被湖北省林业厅授予“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成为了中国竹藤品牌集群首批成员单位。“楠竹仙酒”荣获“第二届中国·武汉绿色产品交易会金奖”,还当选为“2017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指定品牌”。

  李华良告诉记者,在大坪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打造了以“公司+农户+基地+生态旅游”四位一体运营模式,大力带动当地贫困户楠竹销售,有效地促进了林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常年安排周边劳动力就业30人,提供临时用工劳务300个,带动周边50户,人平均增收1500元以上,年带动贫困户50人以上稳定脱贫,实现以“项目带就业促脱贫”的路子,以“龙头企业+扶贫工厂+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企业与商会“共荣”

  “你看我们2019年几个月,就参加各种活动有5场,频次比较高”。销售部经理王锦江告诉记者。楠竹仙酒的品牌推广和销售除了直接与企业对接外,积极参加并赞助各种博览会、节庆活动,达到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9年5月至12月,先后参加中国竹产业协会竹食品与日用品分会正式成立大会,首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第十九届华侨华人创业发展洽谈会,第十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第28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现场品鉴,可以有效提升楠竹仙酒的品牌知名度。

  销售也是“另辟蹊径”。“我们现在与八家商会有对接,销量有大幅提升。”王锦江告诉记者,他是山东人,充分利用分布在各省的山东商会资源及各种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合作,销售700多万元楠竹仙酒。

  “我们一直主张积极参加各种商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各种年会、理事会,赞助会议用酒。”王锦江告诉记者,与商会秘书处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邀请商会会长、秘书长到公司基地考察参观,让他们亲眼目睹,看到真材实料,通过现场采酒、现场品鉴,感受楠竹仙酒的魅力,从内心认同酒的品质。再通过他们向各位会员企业负责人“转介绍”,这种“转介绍”比自卖自夸有说服力的多。通过秘书处团购楠竹仙酒,企业销售了酒,会员企业可以获得团购价位的酒,又让商会产生效益,一举三得。

  “还有上海咸宁商会等其他各种社会组织,这是一个巨大的销售渠道。我们合作联盟对象是进驻省会的各种省级社会组织,争取两年之内开发到位,年销售过十亿。让更多人能喝上我们的江南特产——楠竹仙酒。”李华良告诉记者。

2021年5月13日 星期

第13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