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2日 星期
全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效系列报道——嘉鱼篇
走进嘉鱼看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傅辉 通讯员 张忠尼 程宏文

  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嘉鱼县抢抓机遇,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取得了显著成绩。2020年,嘉鱼县被中央文明委提名为“全国文明城市”,陆溪镇和簰洲湾镇王家巷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潘家湾镇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0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嘉鱼县被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被中共湖北省委农办和农业农村厅评为2020年湖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单位、嘉鱼县农业农村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全省国土绿化现场会在嘉鱼召开,嘉鱼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嘉鱼县“135”林下生态养殖模式先进典型经验经万勇副省长批示在全省推广。在省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关于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评估验收结果的通报中,嘉鱼县被通报为“优秀等次”。

  突出高质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以特色强化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蔬菜、水产”两大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增长极。“嘉鱼甘蓝”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中国农产品优势区。高质量发展特色水产,打响嘉鱼“中国鮰鱼之乡”品牌。高效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2020年6月,嘉鱼县农业农村局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集体”。

  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坚持品牌带动,积极打造地域性农产品品牌体系,全县“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56个,品牌总数位居咸宁市第一位。“嘉鱼叉尾鮰”“渡普清虾”“簰洲湾香米”“嘉鱼珍湖莲藕”“嘉鱼蔬菜”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嘉鱼鱼圆”“嘉鱼莲藕”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鱼大白菜、甘蓝”获评“湖北十大名菜”,“嘉鱼珍湖雪藕粉”获评湖北“十大名优农产品”。嘉鱼甘蓝、嘉鱼嘉珍莲藕两个品牌被武汉农博会组委会授予2020年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以融合助推产业升级。以争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契机,着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成功打造了官桥国家乡村农业公园等15个农旅融合发展特色基地。2020年,新街镇光年城堡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潘家湾联乐农庄等3个农业休闲点被认定为省级农业休闲示范点。嘉鱼龟山蔬果采摘园等认定为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农产品电商销售超千万元企业3家,嘉鱼大白菜、甘蔗等农产品销售全网第一。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了“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产品变旅游商品和网红产品”。2020年,嘉鱼县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实行引育并举,推进人才振兴

  坚持人才引领,不断完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确保人才“进得来、留得住”,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立足高端“引”人才。中国农科院方智远教授在湖北金润农业公司建立院士工作站,一大批甘蓝高质新品种在嘉鱼推广种植。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邱正明等一批著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带动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嘉鱼已成为华中农业大学蔬菜品种试验基地之一。

  加强培养“育”人才。积极办好农民学校,累计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1.8万余人。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全县录取45人,其中贫困村16人,实现79个村招录全覆盖。落实“南鄂英才”政策,发放A类、B类项目奖励资金150万元。2020年,在咸宁市举办的农村创业人才擂台赛比赛中,来自嘉鱼青年张亮,摘得了比赛的桂冠。

  健全机制“留”人才。健全和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县财政预算1000万元农村公益事业养事经费,确保基层农技人才队伍稳得住、能干事。

  聚焦乡风文明,推进文化振兴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推进文化惠民,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传承文化记忆。深度挖掘诗经文化、三国文化、南宋文化、呜嘟文化等本土文化,大力推动地域文化向精品文化发展。成功举办非遗美食“簰洲圆子”文化旅游节。举办“诗经嘉鱼”全国征文大赛,打响“诗经嘉鱼·二乔故里”文旅品牌。“诗经嘉鱼·二乔故里”品牌唱响湖北、走向全国。

  建强文化舞台。全县8个镇、103个行政村(社区)已悬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标识。建成农村文化广场212个、农家书屋168个、百姓舞台115个,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县85%的行政村自发组建了文艺队,四邑村2019乡村春晚在央视新闻频道播放。

  倡导文明新风。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严厉整治大操大办、抹牌赌博等不良行为,同时积极开展“最美嘉鱼人”“星级农户”“南嘉模范”评选等活动,营造正向激励浓厚氛围。望凯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罗望秀荣获全省“最美妇联人”称号,罗望秀是咸宁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

  加强环境整治,推进生态振兴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把生态保护、环境治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

  抓基础补短板。嘉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在省级考核中荣获“优秀档次”。2020年10月,嘉鱼县入选“湖北省河湖长制示范县”。全县“四好农村路”建成125公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达到45%。官桥镇、陆溪镇被国家爱卫会命名为“全国卫生城镇”。

  抓治理促修复。扎实抓好长江禁捕,禁捕工作受到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充分肯定。滨江生态提升示范工程加快推进。斧头湖、蜜泉湖等重点湖泊生态修复工作稳步开展。2021年1月5日,全省国土绿化现场会在嘉鱼召开,嘉鱼在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抓创建固底色。深入开展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新增生态绿色农业面积10万亩。2020年5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嘉鱼县成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湖北联创食品和嘉鱼富德蔬菜合作社被列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生产基地。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引领,做好“党建+乡村振兴”文章,不断夯实基层基础。

  加强基层政治建设。构建“镇-社区-网格-居民小组-楼栋长”五级治理体系,健全“大党委”工作机制,规划建设132名小区党支部,选派90名县直单位干部任小区“第一书记”,积极推进“红色物业”行动,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持续实施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提档升级工程,完成新建和改扩建村级党员群众服务中心45个,农村基层阵地不断夯实,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得到不断提升。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持续查处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60个,党纪处分36人,公开曝光典型问题12期42个。调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6件,立案审查、调查29人。为34名党员干部、5个党组织进行了澄清正名,巩固发展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创新推进,激发乡村活力

  坚持示范引领。通过王家巷、烟墩村、羊毛岸村等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藕塘村、白果树村等15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村建设示范引领,着力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不断提升嘉鱼乡村的“颜值”和“气质”。

  坚持协调推进。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六大示范片区建设。协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嘉鱼绿色餐厅产业园、沿江生态文明示范带、咸嘉生态文化城镇带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采取租赁、托管、股份合作等方式流转土地,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到达15万亩。引导村党组织通过“资源利用”“服务创收”等“五型”模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2029万元。大力开展农村“三资”合同清理,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549万元。涌现出了四邑村、白果树村等一批集体经济过百万的村。嘉鱼县“三资”清理工作得到省委领导高度肯定。

  嘉鱼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鲁东林告诉记者,嘉鱼在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强化组织保障,层层压实责任。每月由县委书记、县长召集县扶贫办和县乡村振兴“一办五组”负责人主持召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会商会,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运转。离不开依据《嘉鱼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工作要点》考核,县委书记定期带队开展乡村振兴调研督导,现场解决问题。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各镇村和各县直相关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建立奖惩制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离不开整合全县各类涉农资金,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撑。2020年,县财政整合资金13.97亿元,用于乡村振兴发展。

  2021年,嘉鱼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优先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1年3月22日 星期

第10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