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 星期
寄出的是年货,收到的是牵挂
异地过年,年味也不减
记者杜培清实习生陈斯昊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许多人都选择了“就地过年”。虽然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年味不能淡,关怀不可少,市民过年的仪式感依然不减。

  ●异地过年,也要保持家乡仪式感

  “看,我姐给我家孩子的新衣服到了!”1月19日,家住咸安大畈的小葛收到远在深圳的姐姐玲玲给孩子、父母买的新衣服,她开心地打开快递箱子,拿出新衣服向家人展示。“虽然现在吃、穿都不缺,但是过年给家人买新衣,仍然有满满的仪式感。”小葛说。

  据了解,玲玲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宝安区工作、生活了十多年。以前过年,不是小葛和父母一起去深圳团聚,就是玲玲一家回咸宁娘家过新年。

  今年,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玲玲既担心健康问题,又担心防疫措施可能影响到节后返程,最终选择了“就地过年”,等到天气回暖,再请假回家看看。

  在电话里,听到玲玲说起“就想尝一口家乡味”,小葛的父母立即行动起来,为他们一家准备了她喜欢的干竹笋、干豆角、粉丝、麻花等家乡美味,又将腊鱼、香肠真空包装好,分两次寄往深圳。

  寄过去的时候麻花都挤碎了,但吃到家乡味的玲玲喜欢得不得了,说这是童年的味道,舌尖上的团圆,“虽然我们不能在一起过节,但我们的心在一起。”

  ●快递特产,让异乡人亲切感更足

  在全市各邮政、快递网点,今年往外地寄发年货的市民也特别多。一个个装满年货的快递包裹携带着亲人朋友的关切寄往四面八方,乡愁涌上舌尖,思念萦绕心头。

  1月22日,走进温泉城区张家湾中通快递网点,工作人员正脚不沾地忙着为寄年味的市民打包。“你要寄什么东西,就用纸箱子装了拿来,不要封口,我们要开箱检查。如果寄送生鲜食品或腊味,需真空封装好,这样有利于食品的保存运输。”

  来询问寄特产的李先生说:“女儿在广东省河源市工作,今年不能回家,她平时特别喜欢家乡的桂花糕、藕粉、刁子鱼、葛根粉等,所以就想给她寄去,让她尝一尝家里的味道,就像回家一样。”

  在市直机关幼儿园附近的圆通妈妈驿站,不时有询问寄特产资费的市民,网点负责人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介绍:“寄年货按各个城市的起步价加续重原价进行寄递,往沿海方向的寄递费比西部的运费相对便宜一些。”

  该网点负责人说,“腊八”之后,往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方向寄土特产的人多了,绝大多数都是在外面打工,不能回家过年的人。“我们一天要寄十几份土特产出去,每份几十斤,运费基本上在100-200元之间。”

  ●网上年货节,在线赶集解乡愁

  除了桂花糕、藕粉、麻花这些年货包裹中的“主力军”,各式的干菜、咸菜、纯手工制作的豆腐乳、豆豉成为快递年味的“热门”。

  在温泉淦河大道的咸宁市扶贫馆,一位年轻的女士正在挑选特产,她告诉记者:“我是通城人,想买一些通城的特产寄给在南京的大学同学,像紫苏酱、麦市干子、干豆角等,比较有家乡特色,更有意义。”

  店员黄女士介绍说:“最近几天会务和商务订购比较多,六个县市区的特产组成的大礼包特别受欢迎。”

  正因为看到了“年味”的商机,崇阳县消费扶贫特色馆联合通城、通山、嘉鱼等几家扶贫馆在1月28日举办“网上年货节”。崇阳起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庞先生说:“我们把烟熏腊肉、干豆角、干雷竹笋、手工红薯粉丝等农特产品放到网上卖,请咸宁的网红来助阵,既可以为春节期间就地过年的消费者提供地道的家乡年味,又可以助推农民脱贫。”

2021年2月1日 星期

第07版:民生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