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2日 星期
藕断丝连一年多,他究竟爱不爱我?

倾诉:唯唯

性别:女

年龄:25岁

职业:公司职员

采写:记者郭蓉

时间:8月5日

唯唯不知道该如何准确定义与“男友”的关系,因为早在一年多以前,她就已和“男友”分手,但是一年多以来,又一直和“男友”密切来往着,彼此都没有再谈对象。有时候,她觉得“男友”是爱她的,但有时候,又觉得“男友”离她很远。这让她非常迷惑,看不清这段感情的本质是什么。

A 他的特立独行,让我深深着迷

在我认识的朋友里,我大概是唯一一个长时间和“前男友”藕断丝连的人。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但事情就是这么发生了。

我和木松是去年初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当时朋友提醒我,“木松的行事风格和一般人不一样,你可以试着接触一下,最好悠着点,如果觉得不合适就算了”,不过我并没有放在心上。

和木松接触以后,我发现他行事确实比较跳脱。比方说有一次约会他送了我一束鲜花,我很喜欢,但是逛街的时候拿着很不方便,他随手就把花丢进了垃圾箱,说:“我的心意你已经收到了,你也得到了快乐,没必要再留着它成为累赘。”可能在别人看来,他的行为模式有些难以理解,但他身上的这种特质,却让我深深着迷。

我和木松接触没多久,他就主动提出,让我做他的女朋友。我非常高兴,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

和木松在一起,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记得有一次,我们正一起吃饭,一个同事打电话来跟我商量调班的事。我其实不太想和同事调班,但是碍于面子,又不好直接拒绝,而同事一直尝试着说服我。在我十分为难时,木松把我的手机拿过去,直接告诉我同事:“你好,我是唯唯的男朋友,明天我们已经有安排了,谢谢理解。”他的处理方式虽然并不是最好的,但是让我头一次感受到,拒绝别人也没有多难。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关系结束得几乎和开始一样快。有一天,我想让他陪我去看电影,他明确告诉我,他对那部电影不感兴趣。我很失望,但又不敢勉强他,便一直没说话。他察觉到我的情绪,毫无征兆便提出了分手:“我觉得和你在一起,跟我以前和其他女孩在一起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又一次从期望到失望的过程,以后还是别见面了。”而这个时候,我们恋爱才刚满一个月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木松并不是以猎奇为目的谈恋爱的花花公子。他的三观很正,也没有不良嗜好,只不过面对问题习惯于选择最具效率、最简单的方法,哪怕这种方法很多时候看起来不近人情。

当时木松提出分手的态度很坚决,根本不容我表示反对。可是对我来说,这段感情才刚刚开始,突然间让我再也不去见他,我实在接受不了。

B 我们藕断丝连,关系难以界定

和木松分手后,我没有一天不想他。朋友安慰我说,反正才谈了个把月,分就分了吧,总比陷进去了再分要好。可是朋友并不知道,我早就已经陷在这段感情里出不来了。

因为木松的性格是说一不二,所以和他在一起时,我从来没有违背过他的决定。但是和他分手几天后,我实在受不了每天无止境地回忆和他在一起时的画面,便去他工作室找他,这算是我头一次没听他的话。当时我想,我就偷偷看他一眼,看完我就走。不过到他工作室后,正好碰上从外面回来的他。原本我以为他会很生气,没想到他见了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既然来了,一起吃饭吧”。然后吃饭时,他还是会像以前那样为我夹菜,就像我们并没有分手一样。

打那以后,我经常会去找他,或者约他出来吃饭。如果按照他以前和我恋爱时的风格,他既然说过“不要再见面”,那就肯定不会再见我。但是每次我去找他,他都没有再提这事。约他出来吃饭,他一般都会赴约,如果有事来不了,他也会说明原因。

于是我们开始进入了一种很另类的关系,几乎每隔一两天就会见面,却又没说过要和好。可是如果说我们这不是恋爱吧,每次我打电话说“我想你”时,他都会温柔地回应,“乖,现在正在做事,有话见面再说”。

因为这种关系说不清、道不明,我一直没有告诉家里人和朋友,也尽量避免和他的圈子有接触。我的想法是,如果我们重新确定了恋爱关系,我才会正式进入他的圈子,并把他介绍给我的朋友认识。在这期间,我有时候能感觉到,他心里是有我的,但有时候对这一点又非常不确定。

记得有一次,我在他家留宿。他告诉我,第二天有个朋友聚会,问我愿不愿去。我心里当然愿意去,但我以什么身份出现在他朋友面前呢?面对我的问题,他迟迟没有回答,后来说了句“那就别去算了”。

还有一次,我生病了一连几天没去找他。他就在手机上设置了闹钟,一到点就打电话过来提醒我吃药。他能这么细心和贴心,让我心里非常温暖。我便开玩笑问他,是不是终于发现少了我不行。结果开完这句玩笑,他后来就再也没打电话提醒我吃药。

木松的这些表现,让我一直都不明白,我在他心里到底是什么角色。

C 他的若即若离,让我难以捉摸

今年暴发的疫情,让我和木松足足有两个多月没能见面。后来终于能见面了,我们都很高兴,在他家喝得大醉。

当时我虽然醉得连路都走不动,但是思维很清醒。我借着醉意问了他一句:“你到底爱不爱我?”他的回答是,“我从来都希望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这句话我记得非常清楚,事后也回味了很久。但是不管怎么推敲,我都没想明白他这句话背后有什么含义。

6月份的时候,我接受家人的安排,参加了一次相亲。和相亲对象吃饭时,我装作玩手机拍下了对方的照片,然后发给木松,并问他:“这是家人安排的相亲对象,帮我把把关呗。”我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但鬼使神差下还是这么做了。结果就是我一直没收到木松的回复,而且一连几天给他发信息都石沉大海。

我心里只是想让他知道,我并不是没人要,只要我愿意,随时都能找到条件不比他差的。可是当他完全不回我的信息,我心里就慌了,因为即使有再多人愿意跟我交往,也没有一个能代替他。所以我到木松的工作室找他,想和他解释我不是有意要刺激他,或逼他跟我表态。结果见到木松之后,他表现得一切如常,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当我故意提起我相亲的事时,他的反应好像有一点点吃醋,但我并不确定。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段关于恋爱的文章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是,有时候陷入爱情的人会因距离太近而看不清一些事,只有在拉开距离后反而能看得透彻。我觉得我的情况或许就是这样,所以我报了一个外地的培训班,尝试从更远的距离来观察我们的关系。

每到周末,我都会乘高铁去外地上课,用充实的学习来填充不在木松身边造成的空白。通过和来自各地的、不同的人交朋友,我变得更积极、更乐观。可我仍然看不透,木松心里是怎么想的。比如我报外地培训班的事,从头至尾木松都没有发表过评价,就好像周末不能和我见面,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似的。

前些天,我周末去外地前,忍不住去见了木松一面。临走前,他嘱咐了一句“路上小心”,差点让我眼泪都流下来。可是当我表示,如果他想我留下来,我可以不走,他却说“不需要”。

好累啊。他到底爱我吗?

(文中人物为化名)

记者手记

恋爱又不是做试卷

关于“TA爱不爱我”的问题,大概是感情上面临困境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可是问这个问题的人,常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那么重要。

爱,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有时候甚至只是一刹那的感受。就像情绪一样,情感是会有起伏的,并没有一个固定值。和试卷上的每一题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尤其在感情变化比较复杂的恋爱关系中,如果要和做试卷一样,追问“TA爱不爱我”,注定少不了要碰壁。

所以与其纠结于答案,不如着眼于恋爱本身。只要双方没有违背公序良俗,而且在一起很快乐,那么不妨抛开所有的问题,好好享受这份快乐。只要双方心底都有着同样的目标,总有一天,所有的答案都会自动浮现。

2020年8月12日 星期

第12版:情感天空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