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3日 星期
最美天恩余
阮家传(温泉)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元曲作家马致远笔下描述的秋郊夕照图,抛开作者当时内心沉重忧伤悲凉的心境,这就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秋景图。如今很多的旅游景点,一般会人为地植入枯藤、老树、小桥和流水,目的是增加乡村气息,提高游客的熟悉程度和亲近感。

在咸安区大幕乡有这样一个村庄,既没有文人墨客的妙笔生花,也没有现代园艺的雕饰,一切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与周围的山体水体融为一体。虽不能与马致远笔下的秋郊夕照图相媲美,但呈三角形分布的几棵古树彰显了村庄的朴实与古老,与脚下川流不息小溪勾勒出了一幅现代版山水实景图画。

这个美丽的村庄,名叫天恩余。要说在以丘陵地貌为特征的南鄂大地有山有水的村庄比比皆是,但像这么灵秀的还真不多见。天恩余湾背靠逶迤连绵的大幕山,面临巍巍矗立的白云山,两山竹浪峰涛,一山比一山磅礴,一山比一山气势,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被竹浪掀翻。天恩余如同镶嵌在两山之间的璀璨明珠,小巧别致得令人怜惜。又宛如待字深闺的姑娘,令人情不自禁地要揭开她的神秘面纱。

天恩余湾原名天水湾。很久以前,遇到了高温干旱天气,龟裂的田地仿佛老人脸上的皱纹,是那般顽强,也是那般无奈。方圆几十里地都没有水源,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唯独天恩余后面那爿田角有一股流水,从两山涧间的夹隙里流淌出来,绕过大幕山末梢的小山丘径直流向天恩余湾,村民们认为这是苍天的恩赐。从此,天恩湾就代替了天水湾。天恩余的村民又称这股流水是“竹根水”,甘醇甜美,冬温夏凉,喝起来甜丝丝的、美滋滋的沁人心脾。

水绕村转,村在林中。几棵历经沧桑的古树屹立在小溪的两侧,把天恩余的灵巧和盘托出。站在古树底下,缕缕微风、丝丝凉意,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像这样高大的古树原本有八棵,其中两棵被一夜之间的狂风暴雨连根拔起。剩下来的6棵便是疏密有致的神来之作,是大幕山与白云山的绿色纽带,把两山的命运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去年上半年,大幕乡政府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力度,依托天恩余的山水优势,对村庄的周边环境进行了修葺,同时对这几棵古树进行了“体检”,堆砌了护树花池,天恩余湾湿地小公园应运而生,引来不少游客在此驻足,与新命名的“天恩泉”合影留恋。如今,这几棵古树枝繁叶茂,决定用一生做一名忠实的守卫者,守卫着天恩余的宁静与和谐。

如果驱车前往天恩余,沿着S356常横线延伸段前行,不用导航很容易就能抵达。当眼前的绿色由星星点点变为郁郁葱葱时,你就大胆下车吧,那就是天恩余,一个让能让你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2020年7月13日 星期

第13版:花海泉潮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