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记者来到嘉鱼县高铁岭镇大岩湖时,10多名渔民正在湖里捕鱼、捞鱼,湖边车流、人流络绎不绝,来自皖、浙、渝、粤、苏等大型货车排成长队在湖边等候装鱼。
渔民介绍,从12月6日起,每天早晨六点准时开工,渔民们划着小船拉网,将鱼赶到一个固定的鱼池里,再把鱼运进买鱼大户的大货车里。一天下来,要装10多万斤,虽累但工资可观,旺季一天可挣个几百块收入。
“这鱼市面上什么价?”记者问道。
“这鱼不在咸宁本地卖,都被来自全国各地的买鱼大户提前预定了,再由他们卖给大城市的市民群众。”捞鱼的渔民乐呵呵地回答。
一条鱼怎会销得这么远?
“我养的鱼和别人的不一样,叫‘生态鱼’,别人是把鱼养肥,我却要给鱼健康‘瘦身’。”正在铺设防护网的大岩湖养鱼技术员房军笑着回答,并谈起了他的养鱼经。
“生态鱼”是怎么养的?房军介绍,他采用“人放天养”模式,是大岩湖生态渔业发展的主基调。所谓“人放天养”,就是严格选择放养鱼种,使其形成养殖水体自成生态系统,放养后不人为投放任何的饲料和药物,让鱼通过摄取水中浮游生物和藻类自然生长,达到改善水质和提高产鱼质量的双重效果。
“生态养鱼”这个想法来自大岩湖的承包人房和东。房和东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58岁。“让‘生态鱼’‘游上’普通人餐桌。”这一直是房和东的养鱼梦。近几年来,房和东为了养好“生态鱼”,成立了绿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聘请华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当技术顾问,自2017年初,采取“以水养鱼”“以鱼治水”的水生态养殖后,促进了大岩湖生态平衡发展,水质由原来的五类转变为三类水标准,保证了水质处于优质状态。
大岩湖的鱼,肉质紧、味鲜。去年底,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大货车,在大岩湖排起长队购买“生态鱼”。今年产鲜鱼100多万斤,与去年一样,又吸引了来自北、上、广、深、江浙等地的买鱼大户前来排队买鱼,目前大岩湖的鱼已全部有了“主家”,下周湖中的鱼将全部售罄。
“下一步,我将狠抓基础建设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实施水产富民战略,把大岩湖打造成生态养殖旅游观光湖,让更多渔民在家门口也能致富。”看着湖中一片丰收景象,房和东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