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消息 回望2018,美国和欧洲两大传统盟友间龃龉不断。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双方之间的恩怨情仇,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的一句感叹颇让人玩味:“有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
一句感叹,话中有话,流露出欧洲对特朗普政府的强烈不满,印证了舆论的普遍判断:曾经亲密无间的跨大西洋关系正遭遇冲击与伤害。
伤害,已然明了
自上台以来,特朗普政府对欧洲指责不断。从宣称“成立欧盟的目的就是要占美国的便宜”到“北约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一样糟糕”,从要挟德国、西班牙等国进一步分摊北约经费,到回怼法国总统马克龙关于成立“欧洲军队”的倡议“太侮辱人”,特朗普的种种言论让习惯了“甜言蜜语”的欧洲目瞪口呆,尴尬不已。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欧洲隐忍应对,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美国不仅口头批评,还诉诸行动。退出《巴黎协定》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宣布退出《中导条约》、发动贸易战、点名欧洲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美国优先”之下,美欧关系基础遭到侵蚀。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令欧洲受伤颇深。一方面,卧榻之侧的中东攸关欧洲和平稳定;另一方面,伊核协议经多年艰难外交斡旋达成,美国退出意味着欧洲多年努力付之东流。德国《明镜周刊》称这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以来华盛顿推出的“最危险”的外交决策,是战后70多年来美国对欧洲利益的最大伤害。德国总理默克尔感叹:不能再依赖美国了,欧洲必须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因,需追根溯源
从深层次看,美欧之间如何看待跨大西洋关系已然“对不上表”,这种“观念鸿沟”是导致双边关系出现波折的主因。
跨大西洋关系是二战后西方阵营的基石,也是美欧长期维护的外交支柱。在这个体系里,美国为欧洲提供安全保护,欧洲依附于美国,专注一体化进程、发展经济及社会福利体系。
但“奉行绝对现实主义”的特朗普政府认为美国是在为欧洲牺牲自己的利益,“美国就像存钱罐一样被所有人抢劫”。华盛顿在外交上不再奉跨大西洋关系为圭臬,而要与欧洲“明算账”。舆论认为,美国明显脱离了其二战后奉行的支持西方集体安全和繁荣的外交政策基本理念。德国《国际政治》杂志不久前刊文指出,孤立主义已重返白宫。《纽约时报》评论说,“跨大西洋关系可能出现地震位移。”
在欧洲人看来,特朗普政府的系列言行置欧洲利益于不顾,正在抛弃大西洋主义和曾经“亲如一家”的传统盟友,推翻了欧美长期遵守的游戏规则。法国《世界报》指出,特朗普政府给欧盟带来“生存挑战”,欧洲领导人面对华盛顿“方寸大乱”。图斯克不无讽刺地指出:“欧盟应该心怀感激,因为特朗普让我们丢掉了幻想。”
纵观新世纪以来美欧关系发展历程,双方渐行渐远。德国马歇尔基金会欧洲项目组负责人、高级研究员扬·特肖指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欧洲的背离正在悄然进行。从克林顿到奥巴马,都在加速这一进程。究其根源,从全球角度看,欧洲正在逐步丧失重要性,美国开始以不同以往的方式重新分配自己的资源,这一趋势难以阻挡。《华盛顿邮报》甚至预测,美欧关系的疏远势头在特朗普卸任后仍将延续。
在跨大西洋关系的天平上,实力决定了欧洲自始至终处于“跟随者”地位。德国《国际政治与社会》杂志网站指出,欧盟防务开支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防务能力只有美国的10%-15%。在根本的安全政策上,未来几十年里欧洲大陆还将依赖美国。
展望未来,“一边倒”的失衡格局仍将延续,美欧关系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质变。欧洲依然要将巩固跨大西洋联盟放在外交首要地位,“将美国持久留在欧洲”是欧洲的核心诉求。德国《国际政治》杂志指出,欧洲的稳定繁荣甚至欧洲一体化进程都严重依赖美国这个“保护国”,这种说法并不夸张。
从长远看,欧洲需要在政治和经济上增加投入,强化自身安全建设,提高独立性,同时张开臂膀,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措施拥抱多边主义,不再“躺在跨大西洋关系上睡大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