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来的最新照片上,彭安菊老师的眼镜藏不住老同事相聚的喜悦,她右手做出的V字手势代表老战友再次胜利会师;万崇慧老师一身红妆,笑容可掬;童四喜老师短发齐耳,满面春风;林淑荣老师鹤发童颜,和蔼可亲……她们都年过七旬,仍然神采奕奕。
她们,曾经牵我们跨过希望桥,曾经陪我们来到笔架山;她们,帮助我们戴上红领巾,鼓励我们走向升旗台;她们是咸宁地区温泉中小学的建设者和传承人,她们是我们的启蒙者和带路人!
那时的师资力量有限,很多老师多才多艺、分身有术。除了本职工作,有的在管理岗位还有琐事缠身,有的在二年级兼职音乐老师,有的在三年级客串美术老师。春去秋来,林淑荣老师和其他老师迎来又送走一茬茬小娃娃。林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她没有当过学校的“官”,一直与黑板擦、粉笔头为伍。
用辛勤的园丁来评价林老师名副其实。四十年前,勤劳的林老师在自家门口辟了个菜园。知道我家兄弟多,放学时,我的书包里总会被林老师塞满时令果蔬。不久前,林老师请老同事参观她老人家的新园子,离她的新居不远,辣椒茄子西红柿四季豆一应俱全。种菜是林老师的拿手好戏,为我们种下良好习惯的种子是她老人家的看家本领。
她为我们种下了勤俭的种子。上个世纪80年代,物资匮乏,很多用品都是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林老师带我们栽茶树、采茶叶以勤工俭学。有一次,我看见林老师捡了不少松针回家。我好奇地问:“这有什么用啊?”林老师说:“这个世界没有无用的东西。”后来,林老师将松针晒干,充作弹簧沙发的填料。好几个同学时常在她家沙发上蹦蹦跳跳,不曾想沙发里还有林老师一根一根拾回的松针。即便是我们在那对普通家庭难见的皮革沙发上调皮捣蛋,她也从未叫停我们的欢畅。
她为我们种下了勇敢的种子。谁个年幼不胆小,我也不例外。第一次登台表演是参加小合唱《铃儿响叮当》,彩排时,我躲藏在小伙伴背后不敢唱出声。林老师看出了端倪,她让我们一个一个地唱,声音宏亮的上,只动口不出声的下。因为不想被刷下去,我只好扯起嗓子唱。后来才知道这是林老师整治滥竽充数的激将法。每当我在家里哼唱“冲破大风雪 ,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 ,我们欢笑又歌唱……”父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慢慢的,我胆子大了,性格也开朗了,走出了从江夏山坡乡到江夏安山乡到咸安向阳湖镇到咸安温泉镇频频搬家的不适状态。
她为我们种下了宽容的种子。最愧对林老师的是我的铅笔字,从小对不起老师,如今仍对不起观众。字是门面书是屋是林老师评试卷特别是评作文的口头禅,但是,不知是愚钝还是稚嫩,或是图简单求省事,我的字一直未练好。有一次,林老师在课堂上点名批评我期中考试交卷太早,字迹潦草。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林老师每天检查我的小字本、大字本。一笔一划地临摹,我还能过关,一离开方格,一行一行地写句子,我的笔就是不听使唤。字体时大时小,笔划有时挤成一砣,有时相隔甚远。看我朽木不可雕的样子,林老师又好气又好笑,她不再揭我的伤疤,转而表扬我的作文词句优美。一次查字典比赛,我得了年级第二名,林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无不惋惜地说:“要是字能写得再工整些就完美了。”
她为我们种下了公平的种子。在林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有的女生跳皮筋跳房子迟到了,林老师微笑着默许其进教室,全神贯注地继续她的讲课;有的男生滴扣子推铁环来晚了,林老师一边抑扬顿挫地领读,一边比划着手势,满头大汗的小不点们就心领神会地溜到了各自的座位上。一月一次的座位是会调整的,男女生同桌,好学的和贪玩的搭配,多嘴的和腼腆的相邻,一、三组和二、四组互换是必须的。
悉心的林老师还给我们种下了善良、友爱、勤奋等等种子,包括林老师在内的所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给我们种下了各种各样的好种子,这些种子弥足珍贵,必将四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