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 星期
低俗网络视频背后的“推手”是谁

  近期,因大量传播挑战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快手和今日头条旗下网络视频平台被主管部门责令整顿。

  如此低俗的内容何以能大行其道?背后“推手”是什么?监管“落锤”后网络视频业将何去何从?

  低俗恶搞打色情擦边球

  青少年是主要受害者

  不久前,在短视频平台快手上,通过“晒”早恋早孕的“网红”杨清柠和孩子父亲王乐乐吸引了上千万“粉丝”关注。一时间,该平台掀起了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全村最小妈妈”的风潮,并通过算法推荐功能推送给更多用户。

  这并非快手首次爆出挑战公众道德底线的事件。在国内网络视频行业,这类乱象也比比皆是,给青少年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令人担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一项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有网络视频用户近5.79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2亿。团中央下属机构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网络短视频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少年,搞笑逗趣是短视频吸引大批受众的最主要原因。

  据记者调查,进行网络直播、发布网络短视频的人群,一部分是以此为职业,如网络主播等,以出位内容博得眼球进而赚取收入,另一部分则是出于新奇、炫耀等心理,折射出当下青少年生活方式单一、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法律意识淡漠等问题。

  约谈、整改、下架,今年以来,主管部门频出重拳,给一路狂飙的网络视频行业踩下了“急刹车”。

  2月,国家网信办会同工信部关停下架蜜汁直播等10家违规直播平台;3月,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要求网站不得擅自对原创视听节目作重新剪辑、重新配音、重配字幕;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网信办先后责令今日头条、快手整改。

  瞄准“流量就是收益”

  平台沦为“低俗的搬运工”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低俗恶搞的视频内容之所以能在网络空间大行其道,与平台的纵容不无关系。在资本的推动下,部分视频平台瞄准“流量就是收益”的盈利模式,在准入门槛和内容审核上降低要求。

  据易观智库不完全统计,近三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生的投融资额累计超过136亿元。百亿资本进来了,自然要求回报。艾瑞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广告是现阶段短视频行业的主要盈利模式。2017年短视频市场规模达57.3亿元,同比增长184%。预计2020年短视频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此前有消息称,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融资后,用户规模最大的快手市场估值将达到百亿美元级别。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整体营收达到218.5亿元,平台数量250多家,用户规模3.44亿。网民总体渗透率达47.1%,其中30岁以下网民渗透率73.6%。

  为了博取巨量广告收入,一些视频平台打着“算法中立、机器推荐”的旗号,不但不制止违规账号的行为,反而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甚至纵容的态度,被网民称为“低俗的搬运工”。

  事实上,再先进的算法和技术,也需要价值观引领。快手CEO宿华近期表示:“算法的背后是人,算法的缺陷是价值观的缺陷。”

  业内人士指出,监管重拳出击不仅让视频平台追逐的流量大幅缩水,更将影响其动辄百亿美元的估值,而后者对平台的持续融资和发展至关重要。

  (据《湛江晚报》)

2018年7月17日 星期

第10版:网罗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