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6日 星期
开发校本教材 形式灵活多样
多彩第二课堂,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记者 熊大平

  新学期开学近一个月,我市城区中小学校的第二课堂也陆续开课。记者走访多所学校,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同学们尽情飞扬自己的激情,享受着素质教育系列活动带来的快乐。

  形式灵活多样

  今年夏天,市实验小学在全校范围开设了第二课堂,时间固定在每周三下午,课堂内容分为校级课程和年级课程,校级课程实行跨年级走班,年级课程实行年级内走班。在开学初期,学生家长登陆选课网络平台,进行选课。学校也根据各门课程师资力量、场地设置要求,对每一门课程设定招生人数及学生年龄段等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一门心仪的课程。若名额报满,家长需要另外重新选课。学校根据平台数据,直接开班。

  而在咸安区实验学校,每周一、周二、周五下午分别都有兴趣课堂。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这三天下午分别开设了不同的课程,选择了相应课程的学生在指定地点上课,没有兴趣小组课程的学生则留在教室,上书法课和国学课。

  在咸安区浮山学校内,学校建设了专用功能室,但为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学校针对各年级开设了与美术相关的艺术课程,每次两节美术课连堂上。实行定教室、定教师轮流上课的模式。其中三四五年级分别上软陶课、手工课、陶艺课。学校集中在周四这天下午开兴趣课,平常有美术课的班级,按顺序进功能室上课,周四这天有美术课的班级,集中在这天下午来上课。周四没有美术课的班级在各自教室里开展美术、书法、阅读等课程。除此以外,午间兴趣班也是一大亮点,中午参加托管的学生吃完午饭休息一个小时后,在老师们带领下上竹竿舞、软陶、手工、陶艺等课程。

  内容丰富多彩

  小学生天生活泼,爱好广泛,极易想象,极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认识生活,认识世界。因此第二课堂的科目门类也是丰富多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利用本校体音美教师资源,开设相应的特长课,如体育项目课、乐器课、舞蹈课、创意美工课等。

  如今英语教学提前至小学三年级,社会对英语的认知度很高,家长们主张孩子从小学习英语的要求很强烈,很多学校的英语特色课也出现在了第二课堂上。如咸安区实验学校在高年级开设了英语口语课,以场景英语对白训练,锻炼孩子们的口语发音。同时该校还发挥体育老师个人的专长,开设武术、乒乓球等运动类科目。市实验小学还在校外聘请一些领域的专业人才充实第二课堂,开办了京剧、围棋、二胡等课程。

  除了开设常规的体音美关联课程,很多学校紧跟培训潮流,开设了一些新潮课程。如播音主持,从3岁幼儿到七八岁的小学生,很多家长为了锻炼孩子的口才和台风,让孩子参加主持人培训。“我们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汇演,都是主持人班选出的学生担任主持。这些学生感情饱满、台风自然大方,表现并不亚于成人。”该校小学部教务主任章继生如是说。市实验小学更是将如今大热的创客系列课程引进第二课堂,如无线电、机器人、航模车模海模、3D打印。

  研发校本教材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学习,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如何做到让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就需要提供内容丰富、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市实验小学历经两年时间的准备,自主编写了119本教材。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第二课堂以本校教师为主,最大化发挥教师的特长,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一专多能,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学校通过课程形成自我办学的特点。

  该校教师参与研究、策划、编写、实施,形成具有学科、年龄特色的校本教材。记者在一本五年级的《名着阅读与欣赏》看到,上册主题为欣赏《三国演义》。截取三十回的章节,提炼故事大意,以彩图为主的形式呈现,文字偏少,但重在老师的提纲挈领,帮助学生加深对名着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名着的兴趣。

  该校课程管理处主任王小明介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设置的课程及教材编排,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特点。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阅读名着的能力,这个课程也充分体现了传承经典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结合。

  给家长减负了

  “平时一个班在教室上课都是60来人,到了第二课堂,几乎只有一半学生。”市实验小学二年级家长吴女士表示,人数减半,教学效果更好。她尊重孩子的兴趣填报了七巧科技班,虽然就是玩玩七巧板,但对孩子的形象思维有很好的锻炼,现在放学回家,孩子又多了一项玩具,她也很开心。

  市实验小学平时有79个教学班,而在第二课堂时间,全校111个教室同时上课,每个班上课学生人数相当于平时的一半。学生人数少,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不少,孩子们学得开心,家长也少操心。

  第二课堂更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在咸安区浮山学校,学生小明(化名)平时不守纪律、调皮捣乱,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但只要上软陶课,他可以专心致志的完成作品,在软陶课的成绩增添了信心,行为习惯也好多了。

  兴趣课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还让很多学生增添了学习兴趣,校内上兴趣班还为家长节省了不少的培训开支。咸宁市第五小学开办创客课程已有三年,对学生免费开设,上课时间都是放学或者周末等课余时间。杨轩懿从第一年开始就积极参加,连续三年从未旷课。他组装的机器人、焊接的无线电制作经常得到老师的称赞,参加全市、全省比赛屡屡获奖。今年小升初,各知名中学争相向他抛来橄榄枝。“学生没花一分钱,还锻炼了动手能力,与校外培训机构动辄几千元的学费相比,这个兴趣班真的让孩子们受益匪浅。”该校科技辅导员陆世安介绍。

  统筹长远规划

  第二课堂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明确要求,保证质量,还可以与第一课堂在时间和管理上进行充分衔接。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素质有很重要的作用。

  缺少教学场地和教师力量,是很多学校开设第二课堂面临的困难。咸安区实验学校一部分在教学楼开课,一部分借用紧邻学校的咸安区青少年宫场地。该校老师建议,教育部门应该统筹规划,长远发展。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袁震表示,小学第二课堂并不是第一课堂的简单延伸和补充,而是青少年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作用是第一课堂所不能替代的。第二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创新潜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了表现和发挥,会和以前判若两人,除了在自己所喜爱的领域继续发展,并将其转移到实践、品德修养、人际关系等领域,他们的思想境界、精神境界都将得到升华。同时,第二课堂也能促进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2017年9月26日 星期

第10版:民生·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