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35岁的王宇坚,现任市纪委派驻人大机关纪检组纪检室主任。自2016年1月参加市直驻通山慈口乡大竹新村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市纪委的领导下,不断强化帮扶意识、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帮扶思路、落实帮扶项目、解决驻点村的实际困难,为建设大竹新村,发展乡村旅游谱写了扶贫工作的新篇章。
深入调查,理顺工作思路
为了有效推进扶贫工作开展,王宇坚经常走村串户,深入村里各组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村委会一班人制定了“以扶贫建项目、以项目促脱贫”的发展思路,根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规划和方案确定了涵盖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的26个项目,并以存量贫困户为主,全部纳入26个项目建设带动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该村贫困户在圆满完成网箱拆除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实现了“渔民上岸、转产创业”,越来越多的群众积极投入到大竹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来,困难群众脱贫的动力被进一步激发;大力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观光旅游业和新型农业。
做好表率,努力争办实事
工作队来之前,大竹村存在着致富路子少、思想意识不够开放、缺乏致富引路人等状况,王宇坚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重点走访了党员骨干、村民代表、养殖大户、困难户家庭,多次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及时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及建议,在村委会集中讨论。通过他和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制定大竹村村规村训和村规民约。大竹村按照生态第一、因地制宜原则,科学规划生活居住区、产业耕作区、生态景观区、休闲娱乐区,配套公共设施,留足发展空间,促成30户贫困户实现易地搬迁住进新居。以该村八组码头建设为核心,连带二三组、四组、七组三个码头共同建设,形成“一大+三小”的水上航运路线贯彻大竹村整个水域面积。充分利用大竹交通和水域优势,在全村湖边、围汊挖建钓鱼台24个,新建农家乐6家,吸引了大批垂钓爱好者前来野钓,增加了人气。结合当下流行的自驾游、周边游等公司合力举办以“撒网捕鱼-赛龙舟-听民谣-看舞龙-夜宿营”为主题生活体验活动,进一步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带动贫困户通过发展旅游业脱贫。
同时,充分利用该村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本土文化特色,组建民俗文化专业队伍,继承和发扬大竹村赛龙舟、舞龙、民俗舞蹈及山歌等民俗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厚植人文底蕴,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好坚实基础。
敢于担当,彰显党员本色
去年6月份进入汛期后,降雨量大,连续降雨时间长,防汛工作形势日趋严重,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7月5日,处于大竹村上游的黄沙铺镇大坝出现溃口,巨大的隐患威胁到下游的大竹村。6日凌晨1时,暴雨如注,水库水位已经超过历史水位。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驻村工作队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各组组长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压力不妥协,王宇坚同志冒着大雨,奔波于八个村组之间,针对各村组实际情况做好安排部署。回到村委会后,他再次组织全体村干部和党员对全村各受灾户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及时妥善安置灾民,指派村干部专人负责,重点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受灾村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同时加强危险地段巡查,与村干部一起自始自终在岗在位,对所有被水浸泡过的房屋进行全面排查,对灾民的生活妥善安置。随后数月,他全身心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去,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使慈口乡灾后重建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记者 叶和平 通讯员 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