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为期6天的第十六届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暨“中国四维杯”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工定向越野赛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闭幕。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202所学校、279个代表队, 28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参与,参赛学校以及参赛人数创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历史之最。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派出7位选手参赛,取得了高校女子组积分赛第一名、百米定向比赛女子第八名等一系列优异成绩。这也是湖北科技学院首次在全国比赛项目上夺金。
敢为人先,定向前进
定向越野运动最初来源于军事体育活动,现在成了一项借助地图和指北针按规定顺序行进的新兴体育项目,它能培养读图能力、方向判断能力、野外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被称为“智者的运动,狡猾的赛跑”。全国学生定向锦标赛活动对象主要是全国的初中到大学学生,目前已经有14年的举办历史。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定向队成立于2016年初,现有队员19人,队员分别来自体育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和基础医学院,个人体能参差不齐,训练时间不统一,注定了这支队伍成长与发展之路的坎坷。
定向越野运动训练包括体能储备、技术提高、赛前模拟三大块。体能储备主要是训练耐力,每天早上6:00~8:00,在体育学院的田径教研室主任高宏扬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在校园里进行常规训练;下午的训练一直到晚上7点30分结束。
对于定向队员来说,到陌生的地方在短时间内读懂地图、选定路线,经验非常重要。为此,教练员邱老师制定详细的集训计划,带着队员先从湖北科技学院校园地图开始跑起,一年下来,跑遍了潜山、十六潭公园等地,而后还赴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地形复杂,且对于队员来说非常陌生的地方开展实战训练。
技术训练过程非常复杂且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精力、智力和财力。在开展实战训练的时候,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定向队的地图制图水平与比赛用图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别的定向运动地图精确到一条水沟,湖科的地图版本陈旧,队员拿着地图跑着跑着就迷路了。
困难没有让人退缩,教练和队员硬是凭着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压的训练强度,把劣势变成了优势。
乐在定向,享受比赛
“定向越野的魅力不仅在于奔跑的速度,更在于良好的运筹能力、计划性、空间感、方向感等综合智力因素,对于我来说,定向运动是一种戒不掉的瘾。”女子积分赛金牌得主焦洵白净秀气,完全无法把她和这项充满挑战性的户外运动联系到一起。
这个湖北科学院经济学专业大三的通山妹子天生不喜欢宅,一天不出门运动就感到浑身不舒服。焦洵刚进大学就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其出色的运动天赋被体育学院的高宏扬老师发现并推荐到了田径队,大二时参加了定向运动队的训练。
在大学期间,焦洵留心各种山地马拉松赛事,只要有时间,路程不太远的赛事,她都争取参加。她曾参加2016湖北襄阳定向越野比赛,并在咸宁首届马拉松夺得了“半马”市民组第3名;在2016驻马店嵖岈山“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夺得女子组第5名;安徽金寨“全国”山地马拉松赛夺得女子组第9名……
在比赛中观览城市,在奔跑中磨练自己,焦洵体验着定向越野运动带来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享受。
不负众望,一举夺金
焦洵此次参加的高校女子组积分赛,共有53个选手。当地图发到焦洵的手上,她一下子懵了,以前积分赛地图上跑点分布均匀,每一个跑点分值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参赛选手拿到地图很快就能选取最适合自己、分值最高的路线,但这一次32个跑点设置集中在地图上的某两块区域,而且没有标注分值。
根据“跑点越远,分值越高”的常规思维,焦洵本着“有大路不走小路,有小路不越野”的原则开始奔跑。由于平时山地跑训练多,焦洵的优势很快就发挥出来,这也为她在经过终点之前的必须点节约出了7~8分钟时间。
这个必经点地形特别复杂,很多选手不是在那里迷路,就是因为漏跑了这个点而没有成绩。“经过长时间、长距离的奔跑,大脑那时已经处于缺氧的状态,情绪也不稳定,手拿地图和平常坐着看地图,大脑分析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因为我为自己留的返回时间比较长,经过长时间的冷静分析,我终于找到了通往终点的路线。”焦洵说。焦洵并不是最早跑过终点的,但她跑过了全场中最远、分值最高的点,靠踏实奋进夺得了第一名。
焦洵说,两年多的定向运动训练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让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也把平时学习的压力得到了很好的释放。而今,她正在备战体育经济与产业的研究生考试,准备把自己的专业与爱好结合在一起,进行到底。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李爱国表示,定向运动集智力、体力、趣味于一体,契合当代学生需求,深受学生喜爱。湖北科技学院地处鄂南,自然环境优越,非常适合开展定向运动。目前,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在结合体育学院实际情况,在大文化、大健康、大旅游背景下,围绕大户外运动项目进行整合,努力将定向运动、山地自行车、山地越野等打造成湖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