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相约好友爬潜山绕山腰一周,晚上到高新区战友厂房食堂小聚后又步行回家,我无意瞄了一眼手机计步器:26868步21.2公里,创了自己健走日行新纪录。干脆调出手机一年的健走记录数据,虽是每日行走距离不等,但周末和假日走得远,平均日行14243步10几公里。好家伙,累加起来这一年健走也有近4000公里,难怪磨坏了几双鞋,新换袜子没多久就露出了脚趾头。
都说男人中年以后,只有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限酒按时睡,才能保持身体更健康。刚离开军营那一阵子,很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再也听不到起床军号与集合哨声,也没有人组织跑步与体能综合训练了,总感生活一下子缺少了点什么,不知如何打发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因没有特别的嗜好,又不会玩牌打麻将,也不想天天仅仅是下班回家吃饭、看电视、睡觉的模式。军人血脉里揉进的传承基因与思维习性,悄然无声地提醒着自己不能丢掉多年养成的锻炼习惯。既然不愿花钱去什么健身俱乐部,又不想搞违背生命规律的剧烈运动,那么就约上几个战友健走爬潜山、遛淦河、逛公园吧。
没想,健走这一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又极其简单的室外运动,就这么一直坚持了下来。整整七年了,不说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但日均一万步的目标从没有下调过。晚饭后,看看电视新闻,稍作休息便出发,穿过喧闹的街市,进入潜山步道,刹那便踏进了另一个世界。树影婆娑,空气鲜润,泥土混合着树脂芬芳,微风吹送着阵阵花香,还有蛙鼓虫鸣、夜莺低唱、萤火点点,除了那些爬山健身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别无人类其他的侵袭与干扰,身心很快就会融入自然、回归宁静。走过春夏秋冬,四季风光各不同。白天转有白天的景色,夜晚走有夜晚的景致;落雨有落雨的诗意,飘雪有飘雪的惊喜。不想去爬潜山了,就沿着淦河栈道或绕行南外环人工湖,或向西北经人民广场健走十六潭公园。商约战友行,变着方位走,或急或缓,或远或近,健走赏景两不误,在行进中思索与沉淀自己,时不时还用手机拍几张图片、绉几句打油诗。比如:春节爬潜山碰到外地游客问询潜山寺庙便写下了“拜佛祈福寻庙堂,信男善女献香忙;中华传统孝为先,莫如回家敬爹娘”;山花烂漫健走时不由生出“阳春踏青赏花游,山林穿行忘烦忧。花开富贵随风凋,自古少年谁不老”的人生感慨;秋季遛弯淦河即兴编写了《香城秋夜》“华灯初上夜流光,广场大妈跳舞忙;沿河独步影成双,树青草绿秋风凉”的夜景短句……在健步行走中有感而发的自赏自乐、自慰自励、自警自省的三六句,不为点赞求打赏,惟恐灵魂落下步,努力追寻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求静的平凡小日子,远离感冒发烧、头痛失眠之类的小疾患与“三高”富贵病。
记忆中,自参军以后,除了因战备训练意外伤和抢险救灾挂过彩,好像还真没有去医院看病吃药打过针,这恐怕也得益于长期的健走锻炼与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