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 星期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咸宁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美爆了
记者 原子 通讯员 余建平 刘嘉
【综合类】简中式风格
【整治类】集镇型

  “这本以鄂南民居特色风格为主题的村镇个人住宅设计图集,操作性强,经济实用,今后我们农村建房参照这个设计,建的房屋就漂亮多了。”2月28日,在市城乡规划局组织的《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征求意见座谈会上,来自崇阳县铜钟乡马桥村的村民代表段标文高兴地说。

  编制图集初衷

  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

  “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房屋建筑风格,比如徽派建筑是徽州古民居的代表,咸宁属于鄂南地区,我们也有自己的建筑风格。”主持《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征求意见座谈会的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范敏华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城乡个人住宅建设管理,传承和弘扬地方建筑文化,落实人居环境改善,集约节约城乡建设用地,保障城乡规划实施,引导我市村镇个人住宅向“选址科学化、布局合理化、设计特色化”的方向发展,改变目前村镇“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和个人住宅布局不合理、形态单一、风貌缺失、安全管理缺位等突出问题,促使村镇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底,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城乡规划局组织了由武大专家领衔,以规划、建筑等相关设计单位为技术支撑的团队,编撰了《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

  图集编制过程

  6次调研 5轮讨论 8次修改

  在编制该图集过程中,专家团队经过了6次现场调研,5轮局内讨论,5县(市)方案征集,3次专家评审,现场村民问卷400多份,8次修改完善。在综合各方意见后,最后确定收录设计方案80个,以鄂南民居特色风格为主题,兼顾个人建房的“地域性、普适性、实用性、多样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实际需求,按照不同区域规划管控需求科学分类设计,从而引导和促进我市农村住宅建设规范、安全、特色、经济、实用、绿色、美观。

  目前该图集已通过新闻媒体公示,并于2月28日组织了人大、政协代表、市民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及各县(市、区)规划部门、住建部门、镇政府、村委会、村民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集意见,对图集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拟于3月下旬报市规划委员会审查。

  据悉,《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正式定稿后,将与《咸宁市城乡个人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同步推广实施。今年将全方位开展图集宣传、发放、实施和使用情况的反馈,在年底结合反馈情况对图集进行“增、减、调”的动态更新工作,切实加强村镇、特别是乡村建设的规划管理和风貌管控。

  图集设计方案

  突出地域特色

  满足村民需求

  经济适用美观

  《咸宁市村镇个人住宅建筑设计图集》共分四大类,收录了80个设计方案。每个方案都突出地域特色,适应新城镇化发展形式,满足村民对现代生活住宅建筑经济、适用、美观的要求。

  特色类方案24个

  分别以赤壁市和嘉鱼县、咸安区、通山县、崇阳县和通城县等四个片区的古民居为本源进行风格演绎,为各片区提供6个特色性设计方案。

  综合类方案21个

  为满足村民对不同风格建筑的爱好需求,创作了荆楚派风格(4个)、简中式风格(13个)、简欧式风格(4个)等代表性设计方案。

  整治类方案20个

  落实“城市修补”理念,创作了“城市型”整治方案5个(针对城中村)、“集镇型”整治方案10个(以特色小镇和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等为样本)、“乡村型”整治方案5个(针对村庄整治需求)。

  搬迁类方案15个

  结合异地扶贫和重大项目拆迁还建等难点工作需要,扶贫类方案6个、还建类方案9个(其中“一户一基”模式6个、“整体上楼”模式3个)。

2017年3月2日 星期

第11版:深度·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