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记者 筱容
倾诉人:松岩
性别:男
年龄:31岁
职业:职员
时间:2月17日
根据松岩自己介绍,最近几个月他已经被人骂过几次“渣男”,原因是他因为喜欢上别人,正和恋爱五年多的女友闹分手。他说,这次前来讲述并不是为了替自己辩解,以改善别人对他的看法,只是有些话实在憋得难受,他觉得必须说出来。
A 我曾毫无保留爱上她
最近我感到十分迷惘,因为几乎没人能理解我的想法。而我为了感情双方未来的幸福着想,拒绝继续维系对我失去吸引力的感情,这难道有错吗?
我和女友靖雯相识于2011年,当时我已积累了一定社会经验,而她刚刚走出校园,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职场新人。从最初接触起,我们就比较聊得来,相互间熟悉以后,她不管在职场或生活中遇到问题,都会优先向我请教。每当我给出一个令她信服的答复时,她都会一脸崇拜,并认真把我的话牢牢记住。
靖雯算不上漂亮,说实话我一开始并没有想过和她会有什么发展,也就没有特别留意过她的异常举动。但是2011年夏天,我因为急性肠胃炎住院期间,她比谁都着急,每天下班都会前来探望,还会带上她亲手煲的汤。到了这种时候,我就算再傻,也能看出她喜欢我了。
还记得有一天,病房里只有我们两个人。靖雯从保温壶里替我盛了一碗汤,一边用勺子搅动一边吹气,又小心翼翼地自己尝了尝免得太烫。当时房内的灯光很柔和,她的长发从耳边垂下,让她的脸在灯光掩映中显得分外立体,也分外动我心弦。
在那一瞬间,我毫无保留地爱上了靖雯。
出院后没多久,我和靖雯成为一对,并随着了解的增进,看到了她身上更多的优点。比方说勤勉、独立,只要是她份内的事,就算遇到再多困难,她也会想办法凭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比方说节俭、精明,当别的女孩缠着男朋友买衣服、买化妆品的时候,她把钱都存了起来,打算结婚后替另一半分担经济上的压力。
在和靖雯恋爱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基本上没有大的争吵,偶尔闹闹别扭也是转眼功夫就和好。在这方面,充分体现出她的脾气好。如果要给靖雯打一个“综合分”的话,我至少会给她85分以上。
2014年,我得到一个进修的机会,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去,因为这一去就意味着要两地分离三年,对我对靖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让我能安心地去学习,靖雯表态说不用担心她,只要是对我有益的事情,她都会全力支持。
当时我们对彼此的感情是有百分百信心的,我敢发誓,我对靖雯的爱绝对不掺半点水分。但世事难料,我们的感情还是在我们分开后出现转折,转向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B 我的自信败给现实
重新回到校园,对于我这种已经工作多年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在校园里,既有我曾经熟悉的一切,又有摸爬滚打于社会上,已经因世故而变得陌生的一个词,那就是青春。
进修头一年,我和一些在读大学生交上朋友,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曾经青春飞扬的自己,也找回了一些当年“不负时光不负卿,不负春光不负己”的激情。为了让靖雯也分享到这种快乐的状态,我经常邀她在节假日去我所在的学校,参加那些年轻的学弟、学妹们组织的一些活动。不过靖雯觉得来回费用太高,参加过一次后便说什么也不肯再去。
对于重新燃起激情的我来说,缺少分享快乐的对象,是一件极其郁闷的事。作为某种“代替”,从进修的第二年起,我和校园里认识的女孩雅涵成为了朋友。
雅涵和靖雯是完全不同的类型,不但是同学中公认的“女神”,而且性格开朗活泼,非常好相处。我起初并没有别的想法,只是觉得很多时候一个人待着挺没劲,而雅涵和我比较聊得来,便常常和她见面。
本来我自信凭自己的阅历、经验,能够把握好和雅涵之间的分寸,做到心悦但不心动,而且我明确告诉过她,我已经有一个只等着娶过门的女友。但没想到的是,相处时间久了以后,我开始有些控制不住自己。
和靖雯总是素面朝天不同,雅涵每次赴约都会精心打扮,随便往哪一坐都令人赏心悦目。加上她真诚但带点狡黠、善良但带点防备的特点,让我实在无法抵抗她的吸引力。
随着我变得越来越喜欢和雅涵一起吃饭、看电影、逛街,我回咸宁以后,就越不愿和靖雯一起做这些事。不过我并没有表现出来,所以一直到去年10月份,靖雯都没有察觉不对。
去年10月,是所有事情的“爆发”期。首先是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雅涵发出了国庆期间单独去旅行的邀请,然后是靖雯觉得我研究生快毕业了,于是计划在国庆期间把两家父母请到一块,谈谈我们的婚事。
在这些事情上,我和靖雯都失望了。因为雅涵拒绝了我的邀请,并委婉地表示更愿意和我做好朋友;而我在沮丧之余根本没回咸宁,带着苦闷的心情独自去旅行了一趟。
可想而知,这对于双方家长乃至亲友来说,无异于一个“超级炸弹”。消息一传出,我的手机几乎快被大家打爆了。
C 我会一直默默祝福她
为了图个清静,在整个旅途中,我关掉了手机,没和任何人联系。等旅行结束再开手机,马上收到了这期间靖雯给我发的两条信息。
靖雯头一条信息的发送时间是10月2日,内容是“你有别人了?”;第二条信息的发送时间是3天后,内容是“希望你慎重考虑一下,给我个明确回复”。
本来我一个人旅行,就是想理清自己的思绪,可是回来后心里变得更乱。我不知道怎么面对靖雯,也有些放不下雅涵。
为此靖雯专程到学校找过我,希望当面问清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当时还没想好该怎么说,只得找借口敷衍过去,骗她说从来没有别的女人存在,我只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与她相处。不过,恐怕就连小孩子都能看出我的言不由衷。靖雯哭得很伤心,临走的时候说了句:“你要是确定不喜欢我了,那就分手吧。”
为了让自己死心,后来我又找雅涵谈过一次。见面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我们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但是在说到最关键的那个问题时,她给出了和之前相同的答案。
带着木然的笑容和雅涵道过别后,我删掉了她的所有联系方式,并且再也没有去见过她。当然,这期间我也一直没再见过靖雯,只在电话里和她联系过几次,毕竟我们名义上还没有正式分手。每次她都让我给一个明确的回复,我都说要再想想。并不是想拖延时间,而是出于一种很复杂的心情,不想失去她这个愿意不分时间、地点听我唠叨几句的人。
消沉了两个多月后,我发现自己虽然仍会想起雅涵,但渐渐也没那么喜欢了。那么,我是不是该“浪子回头”,回到靖雯的身边?经过反复思考,我的答案是“不”。因为经过这些事,我深刻意识到,也许我和靖雯并不是最适合的一对,趁现在各自重新开始还不晚。如果等到结婚以后,我再次遇到雅涵这样的女孩,那么造成的伤害恐怕就会更大。
春节期间,我正式向靖雯提了分手。经过几个月的冷却,她显得很冷静,但她拒绝听我讲完所有的经过。她说,既然结果早就已经料到,那么过程就不再重要了,她不想被同样的一件事伤害两次。我很感激她,直到分手时仍保持着克制和坚强。虽然我所造成的伤害并不会因此减少,但这至少代表她已经准备好继续前行,我会一直默默祝福她。 (文中人物为化名)
记者手记
珍惜眼前人
通常情况下,“见异思迁”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如果反过来看的话,这种行为本身在很多时候似乎又无可厚非。
就拿喜欢网购的“剁手族”来说,基本上都有“见异思迁”的共同点,因为不管买到多好的东西,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件”。往大里说,这繁荣了电商及周边市场;往小里说,谁都有权利对自己好一点,何错之有?
而感情方面,在双方没有步入婚姻、没有牵涉到各种社会关系、伦理道德等约束的情况下,且不说“见异思迁”是否比日后“互相伤害”更好,仅从“对自己好一点”的角度出发,也让人难以指责。
当然,退一步说,见异思迁绝不值得提倡。在此祝愿所有人找到有缘人,珍惜眼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