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5日 星期
为民工维权讨薪 做司法援助卫士
农民工60多万元“血汗钱”讨回来了!

  本报讯(记者吴青朋 通讯员陈静梅) “非常感谢,多亏你们法援律师的帮忙,我们的工资才能顺利要回来。”11月28日,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刘道炎、徐广洲、全广明三位农民工代表将一面书写着“为民工维权讨薪,做司法援助卫士”的鲜红锦旗送到法律援助律师手中。

  讨薪艰难

  事情还得从2012年7月说起,城区一大型建筑公司将一培训中心、实训车间的泥工部分转包给全某等施工。此后,全某等人又将泥工部分肢解分包给刘道炎、徐广洲、全广明等农民工。

  “赚的都是辛苦钱,累是累了些,但也让我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刘道炎说,为了完成工程,他和徐广洲、全广明等请了100多名农民工来工地做事。到工程完工,全某共欠他们60多万元的劳务费未付清。

  为此,刘道炎、徐广洲、全广明等工友多次找到全某协商解决对策,均是无果而终。

  得偿所愿

  2015年,刘道炎、徐广洲、全广明三人找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援助申请,市法律援助中心当即为他们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并指派律师受理此案。

  写起诉状、分析案情、调查取证……为了帮助农民工讨回欠薪,经办律师张超来回奔波于工人的住处,四处收集有力证据,并代理农民工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程序。

  鉴于该案件社会影响较大,2016年4月,咸安区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并作出了判决,要求全某等向这100多名农民工支付拖欠的60多万元劳务费,该建筑公司负连带责任。该建筑工公司对审判结果不服,向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16年11月,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并维持原判,让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力的维护。

  办案律师张超表示,农民工如果遭遇欠薪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16年12月5日 星期

第12版:主力军风采 上一版3  4下一版